張小桐在香港逗留了一個多星期,把諸多事務都處理完才趕回來。這其中包括一次鳳凰衛視的董事會議,兩個迴歸後必要的政府活動和跟香港電影協會合作的談判。
詹姆斯·卡麥隆是典型的視覺派導演,與喜歡玩花哨並擅長沒錢拍大場面的香港導演們一拍即合。97年香港導演會還沒解散,不少人眾志成城地希望把香港電影搞上去,娛樂片的題材和內容層出不窮。詹姆斯·卡麥隆和一些聞風而動的製片人到港研究武俠片可以說是極大地鼓舞了香港電影界計程車氣,好萊塢的投資額度對香港來說無疑是金礦級的——香港電影的平均投資額才300萬美元,聽起來都可憐。
與此同時,蔡青已經開始著手去洽談《蜀山劍俠傳》的版權問題。
根據版權法,還珠樓主還沒去世50年,其女兒李觀賢,也就是《蜀山》中李英瓊的原型也於前兩年去世,版權問題我倒不用太操心,有誠意和錢自然能要得到,況且這部書距作者去世也快40年了,離真正共享的日子也不久矣,估計沒人會願意把版權抱在手裡讓它爛掉。
按照日程安排,我和張小桐幾乎是擦肩而過,我動身往深圳走的同時她也必須要回來,春節前不斷的有各種活動要參加,儘管她可以回絕大部分活動,單是一些必要活動已經讓人覺得時間不夠用。橫豎我們也是天天對著的,暫時分開幾天倒也不錯。
當然,更重要的是我覺得自己現在這種心態還是別跟張小桐一起過深圳的好,我這個人對自己情緒的控制能力不是很好,不希望在她面前露怯,也不希望這種事影響我們的感情。
我為自己這種可笑的中年人心態而慚愧,卻不得不這麼做。今年春節來的早,1月底已經是春節,我在家草草過了春節,大年初四就跟馬蘭還有蔡青一起動身往深圳去,而張小桐正好在這一天從香港回來,我們除了通兩個電話互訴衷腸之外也沒什麼可做的。這一次我依然選擇了火車作為交通工具,反正只要過了初一火車票立刻多到不能行。
還是那條線,從瀋陽出發,直奔廣州,連火車站都不用出,轉車到深圳。這一次我們的行程相對低調得多,我主要是來跟姜博士探討新解碼技術問題,這方面我暫時還不想讓外人知道。
姜博士在97年中把家人都接到國內來了,國內事業的如火如荼讓他很滿足。這位曾經在美國人和日本人薰陶下很有了一點社會優越感的技術人員看到全中國那麼多人因為他的產品而發生巨大改變,總跟我感慨世界上太多國家需要豐富的資訊。我每逢這時就笑,知識和資訊就是權力啊,當一個人知道的足夠多的時候,他就已經被賦予了足夠的權力,去爭取他想要的東西。
千百年來,世界總是以金字塔狀組成,儲存知識的人總是一小部分。後來知識開放了,訊息卻又被控制,只有當兩者的開放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所謂的人人生而平等這種屁話才有一定意義。
自由的基礎是交流,寬容的前提是睿智,這是出於一個社會個體應當明瞭的最簡單問題。
****
大年初五的傍晚,我們到了姜博士在寶安區的住處。現在這裡依然很少人,姜博士跟妻女在客廳團團圍坐著吃飯,一起的還有工廠幾個高管,看樣春節誰都沒歇著。
由於到訪是突然性的,讓姜博士很有一些意外,我們到的時候也不太對勁,正趕上人家吃飯。蔡青的身份所有人都是知道的,她笑著跟眾人打了招呼,我們把帶來的禮物交給姜博士,順便說了一番新年應該說的話,讓這位美籍華人感動得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由於在場的人太多,蔡青不得不調整戰略,借花獻佛地送給在場的人每人一個紅包,這些紅包本來是打算到開會的時候發給勞苦功高者的,但現在場面如此,不能厚此薄彼。
一圈談笑下來,諸人都很滿意,顯然蔡經理除了姜博士之外,也很器重他們。不管是不是人才,被人重視的感覺肯定是好的,這誰都明白。
我坐在旁邊沒什麼事兒似的看電視,鳳凰臺正在做關於旅遊的節目,現在很流行新馬泰十五日遊的那種春節套餐,主要針對的是內地客戶。香港旅行社從來都沒想過,內地的市場居然這麼大。內地雖然城市人口只有三億多,但這三億多刨除普通工薪階層,刨除青少年兒童,刨除老人,刨除忙得沒法旅遊的,其數字依然可觀。
要知道,從80年代開始,中國很多流行趨勢幾乎是跟著香港走的,民眾對香港和東南亞生產電視劇集的諸國都有無限的神秘感和嚮往,97迴歸之後,政策的落實,大形勢的變化導致了這種合作和業務的開展,香港人這才發現,原來內地也是比較好賺錢的。
當然,這種所謂發現也只是針對後知後覺的人而言,在這之前無數港商在內地的成功早就證明了這一點,只不過那時沒發展成全民運動而已。
香港經濟經過亞洲金融風暴之後也受了不少牽連,尤其本地一些投機商跟著趁火打劫,雖然有中央的資金援助,也著實亂了一陣子。這會全民目標都瞄準內地,以為在內地能賺到什麼錢。深圳這邊投資的人陡然多起來了,某個做掌上PDA的集團也已經在國內開始了宣傳。
當然,我們也都知道,那個集團在國內建立的新公司叫恆基偉業,那種PDA叫商務通。呼機,手機,商務通一個都不能少的廣告後來喊了很多年,國內的PDA熱潮自此掀起。
我在那裡看了一會電視之後,這些來吃飯的廠裡的各部門頭頭們都知機地告辭了,姜博士送客之後請我和蔡青到書房去說正事。
姜博士的書房收拾得極其美式,米白色的簡潔風格,除了電腦和旁人不一樣之外,別的都很中規中矩。我站在書架旁隨便看了一眼,多數是關於媒體發展的資料,其中大半是英文的,這就和某些人用名著來軟裝修要高明得多,書麼,自己不看不用買來幹嘛?
姜博士支開妻女,給我和蔡青泡茶,黃山毛峰的嫋嫋香氣慢慢淡起,我抽了一下鼻子,接過蔡青遞來的茶杯,低頭聞了一下,沒喝。
姜博士站到我身後,笑著問:“怎麼?有興趣?”
“嗯,”我說,“我在想,光碟媒體技術出現之前,儲存這些書和資料要多少空間啊……現在好了,幾張盤搞定。如果新的媒體技術出現,大概一張盤就能裝下這個房間裡所有的東西了吧?”
“媒體技術的革新還沒這麼快。”姜博士嘆了口氣,“現在為止,CD和VCD還是主流,我估計要持續到99年或者2000年才能有大規模的更新,民用技術畢竟是要靠經濟和商業運作來推動的。”
“日本不還是VHS錄影帶麼?他們在電腦硬體革新上好像很不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