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
“臥槽!”
“我尼瑪!”
……
張揚像個蹩腳的演員,每次跑魚炸窩,都會故意發出一點‘不甘’的感嘆,這時候,聲音就會勾引著旁邊的劉小濤下意識的抬頭看一眼。
不要小看這個不起眼的操作,實際上對劉小濤心態的殺傷力是非常巨大的。
你想呀,你這邊正衝著打氧機的好釣位,魚情挺快,連續釣獲大個體的魚,很快就要比賽結束了,換位之後我就接你的窩子,到時候這麼快速上魚的就是我劉小濤了。
結果呢?看似做釣失誤一般,左一杆跑魚,又一杆切鉤,好好的窩子被反覆蹂躪摧殘,之前對接窩子的幻想有多美好,現實情況就有多殘酷。可以這麼說,每次跑魚,劉小濤的心就在滴血呀。
在這種張揚故意營造出來的氛圍下,第三節的比賽到達了尾聲,裁判員下達比賽暫時結束更換釣位的命令,劉小濤如釋重負般從釣位上站起身來。
“張揚老師厲害啊,剛才這一節,魚口可快多了!”劉小濤看了一眼張揚用的餌料,繼續沒話找話的搭茬。
張揚人畜無害的咧嘴笑笑:“還行,位置給力啊,正衝著打氧機,魚口明顯多了不少!”
“張揚老師,您上一節後面用的散炮?”
“啊,是啊!本來不是想著閒著沒事兒,開餌練練手給後面比賽做準備嘛,結果沒想到碰到幾條鯉魚柺子給口,我就加快頻率用散炮補了點窩子!這地兒魚口還行,發窩挺快的!”
“奧奧!好嘞,謝謝分享啊!”
“小事兒!”
大方向上,張揚並沒有瞎說,但是在細節上,張揚明顯故意誤導了劉小濤。
實際上,張揚從上一屆臨近收尾中獲鯉魚還是,就做好了鯉魚柺子開口發窩的準備了,後面換位置之後一直在按照固定的節奏進行針對性的佈置,劉小濤看到張揚連續上魚的現實情況,只不過是表面現象,前期張揚隔幾桿佈置一杆窩子的細節,劉小濤根本就沒注意到。
看到這,可能有人會吐槽了,這樣誤導有啥卵用嗎?還不是該咋地照樣咋地?
那可真不一樣,如果劉小濤信以為真並且照著自己的理解去執行,多半是要吃大虧的。
散炮雖然有聚魚的作用,可對釣放過的魚來說,也不完全是正向的刺激,霧化過大,回鍋魚是會被嚇跑的,極端情況就是可能散炮抽的越勤,窩子裡越是沒魚敢進來。
反倒是隔一會兒補一兩杆小散炮,讓窩子保持在一個刺激相對比較溫和的狀態下,可能實際聚魚效果會更好。日常黑坑裡,第二天偷驢的時候用溼散小散炮做釣,就是這樣的道理。
劉小濤接到了張揚的窩子,把自己的釣箱放到壓線的釣位上之後,立馬迫不及待的調整起了最後一節比賽用的散炮。
既然是放手一搏,從張揚那邊又得到了魚認散炮的情報,那這個散炮的開法,必然是水比比較小,非常激進的那種進攻性散炮。
水比1:0.3,入水就炸,儘快的把周圍的魚給吸引到窩點裡來。如果一切都足夠理想的話,最後一節三十分鐘的比賽全程連桿,追上前面三節落下的魚獲,也不是不可能。
帶著這樣的情緒,劉小濤徹底搖滾了。比賽領的黑坑盛宴散炮餌料一通招呼,直接開了滿滿的一盆。
很快最後一節比賽就繼續進行了,劉小濤雙鉤帶炮,開杆之後就是一通狂轟濫炸。
在小劉同學的認知裡,接張揚的窩子,肯定多少留了一部分底魚,自己再高投餌量轟炸一會兒,窩子裡肯定把魚聚的滿滿的。到時候哥們狂拔連桿,入圍下一輪,拿到小組冠軍,走上人生巔峰不在話下。
可是悶著頭抽了五分鐘,窩點上方的水都被染渾了,劉小濤換上搓餌試釣了一杆,結果釣組拋進水裡,浮漂猶如丟進了水缸一般,啥動靜都沒有。
用釣魚老司機們的黑話來形容現在的情況,浮漂跟釣手完全沒有任何交流!
反觀隔壁張揚呢?看起來拋竿頻率也不快,散炮投餌量也不大,慢慢悠悠不緊不慢的做釣,但是隔一會兒,就上一條魚,再拋幾桿,隔一會兒,又搞一條上來,張揚牢牢地把控著最後一節比賽的上魚節奏。
我擦咧?不應該啊?為啥張揚這邊有口,我那麼多投餌量,卻沒口呢?劉小濤注意到這個情況之後,對自己來了個靈魂拷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