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漂在水面波浪的影響下,小範圍的上下起伏訊號,被遮掩了!
這從側面說明,窩點裡可能是有魚的,但是在窩子周圍轉悠,卻不吃餌!
綜合上午收杆吃飯時候的魚情再這麼一考量,得出來的推論就是,窩子裡可能來了大魚了,鯽魚停口了,很有可能是被大魚進窩給嚇跑的!
好,沿著這個思路繼續往下考慮,假設大魚進窩是真的,但是又不吃餌,這時候該如何調整呢?
氣溫高,大魚攝食慾望差,不吃餌,果酸類的新增劑就是一種很好的調整應變方法!
咱們在商品餌當中加入了一定量的果酸類小藥,結果很快就有了正向的反饋。
魚給口吃餌了,一條大傢伙中鉤!
直到大魚上鉤,那好,咱們之前的一系列猜測就得到了驗證,猜測成立,得到最終的結果,這次的魚情分析就結束了!
聊完魚情分析判斷跟應變的過程,接下來再說說中大魚之後的合理操作跟溜魚的誤區!
剛才這條大傢伙跑了,正好給大家分析下問題出在哪裡!
第一點,在分析魚情做出初步判斷的時候,我就讓孟凡更換了三加二的釣組。
這是戰術層面的調整,想要釣大魚,必然要換更粗的線組提高中魚之後的容錯率!
第二點,中魚之後的溜魚操作!
其實從提竿刺魚到揚杆溜魚,前半段孟凡基本是沒有任何失誤的,魚比較老實,來回溜了幾個回合也沒有出問題,就是最好的證明!
真正出問題的點,在後面。
我問了他魚多大之後,他的潛意識裡為了向我證明自己對魚個體的判斷,有意識的上頂釣竿,想要將魚頂出水面,但是意識到不對之後,又放棄了這個操作!
這時候,問題就出現了!
上頂魚竿,力量加大,不可避免的刺激到了水下的大魚,大魚吃痛發力,必然會更加激烈的掙扎逃竄!
結果就是大魚開始往深水區猛扎,釣手有點控制不住了。
杆子弧度被過分下拉,哪怕下蹲降低重心,依然無法做到絕對的控制,
隨著弧度越來越小,卸力減緩,子線承受不住,就切鉤跑魚了!
在嘗試重新掌控大魚的時候,孟凡做了兩個動作。
第一個是下蹲降低重心,這樣可以讓杆子的控魚角度回到最優秀的位置,運氣好的話,是可以頂到大魚重新冷靜下來的狀態的,但是他比較倒黴,魚掙扎力度比較大!
第二個動作,是在我的提醒下,倒杆插入水中!
這種救杆的方式,是在控魚時候相對比較有用的操作,杆子正常彎曲的弧度如果太小,就會無法卸力,而將杆子彎向一側,等於換了個受力方向,重新恢復卸力彈性!
另外,倒插入水中,水體對魚竿也會產生一個比較大的阻力,彈力跟阻力一起作用,就有一定的可能讓水下的大魚放棄逃竄,選擇回頭。
魚如果回頭了,那也就代表著,最危險的平杆切線風險扛過去了,魚在釣竿釣線的合理控制區間裡來回的遊動消磨體力,最終脫力上岸!
小孟剛才雖然照做了,但是反應慢了一些,錯過了最合適的發力點跟控魚機會!
倒杆入水的時候,整根杆子的弧度基本拉平無法卸力,這才導致的切鉤跑魚!
好了,現在分析講解完了,大家都聽懂了嗎?”
安靜,偌大的直播間,在張揚分析一通之後,陷入了短暫的安靜當中。
足足持續了十多秒,這才有人在公頻發言。
【我勒個去,原本以為釣魚完全是靠運氣,現在看,到處都是技術跟細節呀!】
【這一系列的分析跟推倒,有理有據,無法反駁!】
【媽媽問我為啥跪著看直播,我說在聽揚哥給大家講課!】
【學到了學到了,原來釣魚高手是這麼思考問題的!怪不得人家能釣到魚,我走到哪都空軍呢!
我釣魚向來都是隨緣釣法,窩子打下去,愛咬鉤不咬鉤,看來問題很大!】
【太精彩了!聽揚哥分析魚情判斷,給我的感覺就跟看名偵探柯南似的,細枝末節的東西進行小心分析大膽求證,然後透過實戰來推出真實情況,把魚釣上來!太厲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