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悟與否,才是那覺世的大業啊。
李啟看著眼前的阿彌陀佛,似乎也能感受到對方的意念。
時間已經不多了,阿彌陀佛最後的力量也要逝去了。
李啟長嘆一口氣。
誰能想到事情會發展到這個地步呢?
但既然事情已經如此,那便只能豁出命去了。
“我不保證成功,這雖然是一品契機,但成功率太低了,我覺得懸,成功率連萬分之一的機率都沒有。”李啟說道:“不過……就算這樣,我也只能去試試了,只是想問問,我佛,萬分之一的機率,值得你拿命去拼嗎?”
“神通一脈是錯的,觀世音,還有我,地藏王等等,希望靠神通救拔眾生的修行者都錯了,既然錯了,那就要改。”
阿彌陀佛說完這句話,闔上雙眼,最後一絲力量也消散,化作了抵消天魔的力量。
李啟親眼看著一位一品放棄自己的力量逝去。
雖然總是說,逐道者只希望看見自己的道能夠被證明,哪怕證偽也沒關係,起碼能夠走到道途的終點。
走錯了,也是一種答案,在九品分級法尚未出現的太古時代,不知道多少人走錯路,但走錯一條路,就給正確的路立了一個標誌。
話是這麼說……可真的看見了一位一品證明了一條路是錯的,然後逝去的模樣,讓李啟深深震撼了起來。
一品走錯了,所以他滿足的逝去了。
他可是一品啊。
但是,這時候就像是和普普通通的逐道者一樣。
那麼,整個時空之中,多少人是這樣的呢?
李啟到底看見了多少逐道者呢?
哪怕是二品的記憶,此刻開始回憶,也有些感覺資料龐大。
走錯路而不自知的敬燕。
自以為佛魔一脈才是正路,鄙夷其他道統的禪智和尚。
對人道堅信不疑的李烈騎。
猶豫在天神宿命和巫道之間的祝鳳丹。
覺得大道不存在,所以支援理道的王惇。
地油界遇到‘一號’,雖然不知‘道’為何物,卻一心想要守護自己的世界。
為了親情放棄了逐道的陽真鉛。
柳參之,柳君逸兩兄弟。
為了學派而針對李啟的太學丞。
聖焰界的那位聖皇,以最後的武道神意對綠山神出劍,最後發出來的感嘆是:“早已沒了血氣,也沒了膽魄,剩下的,只有一些個‘放不下’罷了。”
還有嘎嘎,以及試圖統治聖焰界的綠山神。
自以為是的凌霄花神,還有看似惡毒,卻很有分寸的鐵海棠。
蛟龍統治下的蚌人。
烹海鍋。
魔王子,小天師這些天才,甚至還包括李啟的魔氣分身。
踏踏實實的山神牛黃,還有自己的女婿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