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這圖謀是什麼,那就不好說了。
交給李啟考慮的吧,他懂得多,自己的話……專注於維持戰場就行了,反正李啟肯定希望那片戰場繼續打下去。
瀋水碧將所有的資訊上交給李啟,自己繼續開始尋找安排其他的事情。
而李啟此刻,收到了這些資訊。
在看見‘重黎二氏’的巫覡加入戰場之後,他竟然愣了一下。
確實是有些驚訝,沒想到人道竟然派遣了重黎二氏的巫覡前來對付他,這是真想搞點事情啊?
正如瀋水碧想的那樣,重黎二氏,確實和李啟這一脈,有那麼一點關係。
嗯……怎麼說呢,應該說,二者,本身就是一脈的。
重黎二氏,是太古聖皇顓頊高陽氏之後,曾經為帝嚳高辛氏的火正,是當時的火官,其血統是半神半人,具備一部分地祇的性質。
皇和帝兩個字,其實是不同的尊稱,二者是意義不同的。
‘聖皇’,和‘帝某某’,意思是完全不同的。
皇,是人的領袖。
而‘帝’是神的領袖。
二者的來源也不一樣,皇本意,光輝偉大,字形來源於像光焰上騰的樣子,是人之領袖的輝光展現的意思。
而帝,則是祭祀之時,架木或束木焚燒所用的架子所象形而成,這種架子都是高位神官才配擁有的,所以搭配上他們的名字,比如‘帝堯,帝舜,帝俊’,以及那最初之神的頂端:那位‘昊天上帝’。
人道後來有些人皇,自稱為‘皇帝’,實際上就是在說自己超越了人神之別,已經統領萬物的意思。
不過,現在的人皇都不曾這麼自稱了,他們現在自稱為‘至尊’,而不是皇帝,因為神道並沒有真正淪為人的囚徒。
但在太古時期,皇和帝有時候分的沒有那麼清楚,因為很多時候……太古聖皇他們自己就是‘帝’,他們降臨凡間成為了‘皇’,二者的界限是很模糊的。
最典型的就是太古聖皇顓頊。
他既是‘聖皇顓頊’,又是‘帝高陽’,這位高位天神,一手主導了人神分離,並且最終選擇了‘人’的那一支,絕地天通,將人神徹底隔離開來。
執行這一計劃的,就是他的直系後嗣,重黎二氏。
姓氏,姓氏,在太古時期也是分開的,和現在的姓氏合併,用姓來同時指代二者不一樣。
太古,姓是指你的母系,氏是指你的父系,所以會有某某姓,某某氏的說法,稱呼嫁出去的婦人為‘王黃氏’,就是說,這個女人是王家的女兒,嫁給了黃家。
重黎二氏,是他們的氏,而他們的姓……是姓‘祝’。
沒錯,姓祝。
重黎二氏有一個極其出名的先祖,一位火正大神,名字叫做——
‘祝融’。
沒錯,祝融的祝,就是祝鳳丹的祝。
這點李啟是知道的,自己的老師,實際上他的先祖是‘祝融’,而自己這一脈祝人,就是當初的重黎二氏分出去的。
太古時期,人神分裂,重黎二氏也因此而分裂,其中一部分跟隨帝高陽,成為了‘重姓和黎姓’,另一部分則依然和巫覡們在一起,成為了現在的‘祝姓’。
對高位存在而言,姓可不能隨便搞的,比如李啟曾經和一位武道老者有關係,對方名字叫做‘神易軍’,意思就是他其實是神祇血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