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要將百越‘收回’了,這檄文的意思,就是說人道看不下去了,百越在巫道的統治下面民不聊生,荒謬無度,再加上巫道本身就是惡人,說:“剪覆百越,窮兇極逆,偽號累祀,百姓受灰沒之酷,王室有黍離之哀。”這些都是巫道所做的惡。
因此,我神文聖武的人道“崇道以來遠,修禮以止邪”,現在要來解放邪惡的百越,將百越的百姓納入人道之中。
為什麼?
聽見這些話的李啟根本就想不明白,到底是怎麼回事?
將戰火蔓延至天下,有意義嗎?
而且,這片地區,還是大鹿國和松國的邊境……
李啟不知所謂。
但下一刻,祝鳳丹就突然出現在了李啟的身邊。
“喲,徒弟,換防的事情你知道吧?假期要結束咯。”祝鳳丹拍了拍李啟的肩膀。
看起來他早就知道了一些事情,比如,這次回到天下,很顯然是有目的和打算的,應該是預料到了這一幕吧?
“老師……”李啟面色凝重:“怎麼回事?不是說戰火不至天下嗎?如今戰火來到了天下,而且還明目張膽?”
“打出真火了,不就要到天下了嗎?”祝鳳丹笑笑。
“那為什麼是對百越開戰?這片地區不是可有可無嗎?”李啟又問。
“可有可無?那你覺得,可有可無的地方,為什麼會變成人巫的分界線?為什麼會在那裡有道爭?又為什麼無論如何都要保住這片地方?”祝鳳丹反問道。
李啟聽見這話,微微皺眉。
顯然,這話已經明擺著告訴李啟,百越這片地方沒有想象的這麼簡單。
於是,李啟問道:“那百越之地,有什麼重要的?說我的假期要結束了,難道這次我們要在天下防守百越嗎?”
“說起來,這倒是涉及一樁隱秘了,你可知道,大鹿國為什麼要叫大鹿國?”祝鳳丹問道。
這話給李啟問住了。
大鹿國為什麼要叫大鹿國?
這個問題有意義嗎?
就好像問,李啟為什麼要叫李啟,瀋水碧為什麼要叫瀋水碧一樣,哪有為什麼?名字只不過是個代號而已,這能有為什麼呀?
“你有沒有聽說過一個詞,叫‘逐鹿’。”祝鳳丹說道。
李啟倒吸一口涼氣。
他自然知道,在太古時期,圍鹿逐鹿被視為攻城拔地爭奪天下的一種象徵。
“射鹿”與一個國家的政權緊緊掛勾,比如“某某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這就是“逐鹿”的典故。
祝鳳丹接著說道:“此地,本來是上古九澤之一大麓澤,這個大澤,在後來的變遷中不斷縮小,乾涸,今天的大鹿國,就處在大麓澤乾涸之後形成的土地上,澧水就是大麓澤的一條殘餘的小分支而已。”
“所謂大麓。太古有言:“堯試舜百揆納於大麓”,就是說的太古聖皇,在此地禪位給虞舜,就是在這個地方。”
“對人道而言,奪下這個地方,就能佔據優勢,大鹿底下……有昔日太古聖皇留下來的遺蹟啊,人巫之間博弈了這麼久,最後才達成協議,將百越之地擱置,任其發展。”
“如今撕破了臉皮,自然協議就蕩然無存了,好了,說了這麼多,收拾收拾東西,該去百越了。”祝鳳丹說道。
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