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姆看著這個黑人喜悅的模樣,想起他一心求死的往事,不禁微微一笑。
據說,人如果有了目標,生活就會充滿動力。
那個年輕奴隸主允諾他做出改變,給自家給黑奴們以自由,是他最初的目標。報仇無望,又被湯姆的一通嘴炮給弄到開拓團,因為他想要看看這個白人少年究竟能做到什麼程度!
如今,在開拓團這個前所未有的新世界,他又找到了新的目標。印第安人能行,那麼我們也行的莫名自信下,他終於說了出來。
這個黑人,對美國社會有充分的認知,還對比過工人和奴隸的生存狀況。對於自由的概念,更是有獨特的看法。能做到這個程度的人,少之又少。
那個少年想讓種植園裡的奴隸自我管理,湯姆一直懷疑,很大機率還是受到他這個黑奴的影響。
所以,那個年輕人死後,他吃著砒霜也要報仇。因為,同時死去的,還有他的理想。
這樣的人,再合適不過了。只要湯姆給他以理想就好。
湯姆是來建設美利堅的麼?
不,他是揮著鋤頭挖牆腳的。
想到這裡,湯姆說道:“記得麼,只要種植園足夠大,那麼,自我管理的黑奴們就是會認為自己是自由的。你覺得多大的土地會有這種效果。”
撒姆爾猶豫了片刻:“……英國有多大?”
跟聰明人說話就是省事。
湯姆點點頭:“英國本土大約25萬平方公里。假設這種考量是必要的,我會給你30萬,沿海。”
撒姆爾忽然跪倒在地,匍匐在地湯姆面前,就像一個奴隸。
湯姆:“我說過,你不是我的奴隸。”
撒姆爾:“自由人和奴隸,區別其實並不大。也許只是自由的感覺很重要。”
湯姆:“……如果想跪,用單膝。”
撒姆爾抬頭驚奇道:“我可以?”
湯姆面無表情,沒再說話。
這個時代的歐美普通人,每天要工作12~18小時不等,撒姆爾當然會有一些符合時代的理解。沒人能跳出歷史侷限性。除了穿越者。
即使湯姆給工人包吃包住,每天工作10小時,下班後安排4小時學習,他們也會認為是工作了14小時。
湯姆並不需要他們感激,他只是需要成千上萬個符合他要求的人。
這是一個不斷淘汰的過程,那些拒絕參加學習的,很快就被清除了出去,當每個工人都認識到這一點後,也就無人敢於拒絕。為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透過考核的,會有增加工資和升遷的機會。最高的幾個,已經做到了經理。
而最初那些從東部來的“人才”,被湯姆認為沒用的和有害的,也清理了相當一部分。
薩莉對於湯姆的恐懼,是逐漸加強的。瞭解的越多,她就越害怕。她知道,如果被認為沒用,她一定會失去一切。
她現在有專屬於她的三層小樓,有寬大的房間客廳甚至廚房,出門有專屬的馬車,有自己的隨從和女傭。還有十幾個手下隨時聽從她的調遣。那些身家豐厚的經理與工廠負責人,看見她誰敢不畢恭畢敬?
得到的越多就越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