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速度再慢,也比乘坐馬車快多了。第二天晚上,湯姆和瑞恩一行人就到了堪薩斯。
入住的酒館,樓上是旅館,門口還有個小門面賣各種調味品,木地板,吧檯酒櫃,統一服裝的女招待,一身正裝的酒保,正是自家產業。
馬丁土匪等人甚至覺得有種在摩根堡的錯覺,連晚餐的口味都差不多。
湯姆道:“晚上警覺點,堪薩斯城如今是個是非之地。”
土匪笑道:“放心吧少爺,我們有足夠的人手。”
鐵路當初選定堪薩斯為終點,只是因為堪薩斯的密蘇里河河段適合航運,能直通大海。不然這鐵路修的毫無意義。
到目前為止,整個美國密西西比河以西,只有丹佛~堪薩斯城這一條鐵路。
說起來也挺有意思,因為這個時代馬多,所以有時候鐵路上跑的不是火車頭,而是用馬拉車廂。這事放到中國,絕對會被無知文人噴成狗。
直到現代,中國依舊有人把中國近代出現過的馬拉火車視為“鬧劇”。
可實際上,馬拉火車在19世紀中後期的歐美也是普遍現象。有的城市甚至用馬拉客車車廂當做交通工具,如同有軌電車。
電動車和內燃機出現前,美國紐約每天清理的馬糞超過200萬斤。可想而知這馬匹應用的普及程度。
瑞恩抱怨道:“我最恨坐船了,這會讓人發瘋。”
湯姆沒理他,繼續吃飯。
瑞恩瞟了湯姆一眼,說到:“我一直有個想法,你有沒有興趣?”
湯姆頭都沒抬:“說來聽聽。”
“我在摩根堡,見到不少鋼製橋樑。你說,能不能在密西西比河上也架一座?”
有摩根堡的例子,瑞恩有這想法很正常,湯姆當然更不會覺得這有什麼問題。然而這已經是超越時代的創意了。
歷史上,美國直到南北戰爭後,各鐵路公司才開始各種河流上建造橋樑,想要通往西部。然而令人瞠目結舌的是,這些橋建成後,平均每4座就要倒掉3座,讓各鐵路公司們損失慘重,苦不堪言。
歷史上密西西比河的第一座橋樑是就是鋼鐵橋樑。
架橋是個技術活,架大橋更是難度極高。
湯姆道:“你可以在聖路易斯碰下運氣,我聽說當地政府一直想籌集資金建一座橋,應該是個不錯的生意。”
瑞恩:“不如我們倆合夥,搞個公司,專門建造鋼鐵橋樑?”
湯姆笑道:“我有人,有錢,有鋼鐵,為何要和你合夥?”
瑞恩正色道:“你在開拓團建橋,沒有問題,那是因為你是開拓團的議員,有權有勢。但在其他地方,就得找個合夥人了,不然會有一堆麻煩,說不定連業務都拉不到。而我在伊利諾伊州,還是有點份量的。更重要的是,我們現在還是親戚。”
湯姆哈哈大笑:“可以可以,你的理由很充分。其他都好說,唯一的要求是,你還要再修一條連線芝加哥與聖路易斯的鐵路。”
瑞恩蹦了起來:“這得花多少錢?”
湯姆笑道:“我可以入股,你也可以找其他人入股,你會有充足的資金的。”
瑞恩疑惑道:“我聽說你最近資金緊張,怎麼還有錢搞這個?你想發行債券還是賣股份?先說好,如果賣股份,只能賣30%。”
19世紀中期,美國每公里鐵路造價接近3萬美元。這具體費用得看施工難度,如果是大平原,就便宜不少,如果是山區沼澤之類要開山架橋夯石頭的,那就完蛋,價錢直線飆升。
這兩人一個身價不過兩百萬,一個兜裡沒什麼錢,卻在這裡談千萬美元的生意,就是因為鐵路建設已經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融資手段。
湯姆不是想融資,他很快就會有海量的資金。不過他並不想告訴瑞恩,省得這個窮親戚跟他借錢。
不過,這段鐵路是肯定要建的。堪薩斯城到丹佛的鐵路,只是鐵路計劃的一部分。
向東到紐約,向南到休斯頓,向西到舊金山,這才是鐵路計劃的全部。
湯姆糊弄道:“你知道的,我的岳父很有錢。”
這個理由太充分,瑞恩立刻就信了。
這位湯姆岳父有一家塞滿金庫的銀行,還有金礦銀礦,手裡5000職業士兵。實在是太令人信服了。
瑞恩摸著下巴:說起來,我也算這位指揮大人的親戚吧?
湯姆忽然見這位滿面遐想的模樣,喝道:“喂!想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