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培安:“我既然想周遊世界,生死自然早已置之度外。不過,你為何會接下這個苦差事?”
飯桶道:“能有機會公費旅遊,為何不去?總比整天無所事事的呆在莊園裡好。”
兩人相視,一齊大笑。
19世紀中期,美國是沒有中央情報局和聯邦調查局之類的情報組織的。各州的權力很大,大到什麼程度?有的州甚至敢立法宣佈美國政府的某些法律在本州無效。
只要記住一點就好:南北戰爭前後的美國,是完全不同的。你可以把之前的看作邦聯,之後的看作聯邦。
基本上,之前是合眾國,之後是資本家的合眾國。
美國政府是為資本家服務的。
南北戰爭就是北方的資本家為了打敗南方的奴隸莊園主以獲得優勢的結果。別的沒了。其他所有的一切都是圍繞著這個來的。
據說,有的州想置身事外,於是林肯就發動政變,把這個州拉入戰火,最後打成一片廢墟。那個演員正來自這個州,為了給無數慘死的鄉親報仇,於是他把林肯給斃了。
有意思的是細節~之前是平克頓偵探負責保護林肯,林肯被擊斃時,負責保護的剛剛換成美國陸軍。
現代人人都知道美國,但大概只有少數人才知道美利堅究竟是什麼意思。
《中美望廈條約》中,對美國的稱呼是“大亞美理駕合眾國”。
1848年,有本書叫做《瀛寰志略》,其中美國譯為“米利堅合眾國”
有點離譜的是越南,直到現在依舊把美國稱作“花旗國”。
其實美國國名來自美洲大陸的名字,而美洲大陸的名字來自一個商人的名字~亞美利哥ameri,有個德國地理學家改了改,變成亞美利加america。後來這個詞彙就被美國拿去用了,把大陸名字變成國家名字。
被嚇斷脊樑的舊中國知識分子,為了美化他國名稱,也為了加以區分,把同一個英語單詞翻譯成兩個詞彙。
扒開這一切,你就會發現,這名字俗不可耐,既不美,也不利,更不堅。
你從美利堅合眾國這個名稱中所感受到的絕大部分內涵,都是漢語賦予的。
有誰會覺得“張三合眾國”比較有格調?
從某些主義來說,資本家打敗奴隸主當然是進步的,正義的。從人性來說,無論如何,解放奴隸無疑也是正義的。
所以,就算湯姆對這些歷史並不熟悉,也準備站在正義的一邊。
不過,湯姆認為,奴隸應該自己解放自己,這樣他們才會珍惜自由的來之不易,才會不顧一切的保護它。歷史上的施捨,是黑人被歧視的原因之一。
在湯姆的計劃裡,巴布魯的那個連,兩年後必須變成一支能獨立作戰的軍隊。動員兵加入時,人數要過萬。
一萬武裝到牙齒的黑叔叔能不能橫掃德州?湯姆覺得,還是有希望的,實在不行再來一萬。
所以巴布魯那幫人被指使的團團轉,不但要學英文,還要學習軍事戰術地理,時不時還要被拉到警衛隊“實習”。
湯姆一開始對黑人的學習能力是有些懷疑的,不過巴布魯只用了4個月就學會了用英文寫工作報告。證明了黑人的並不笨。
歷史上,美國很有多黑人小鎮,憑藉著當時黑人的勤勞與智慧,生活通常比白人更富裕。不過他們沒看清白人的本質,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這些黑人小鎮後來都被白人摧毀了。
湯姆並不清楚這些歷史,他只是固執的認為~武力決定一切。如果印第安人黑人中國人或者其他什麼人如果沒有武力的保護,鑑於歷史上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德行,下場一定很不好。排華法案,保留地這些東西湯姆記得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