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在軍中也時時為我分憂,天天都去醫生那裡幫忙,”朱宣想一想妙姐兒,十足是在自己懷抱里長大的,不聽話的就震著,聽話的時候就哄著,從來都是嬌慣,在沈家的時候也沒有見過這個。
現在能夠這樣,已經足夠讓朱宣貼心,再說這仗怎麼打,朱宣心裡有數,如果天天都是混戰,早就把妙姐兒送走了。
剛回到軍中的霍將軍倒還不知道這個,他覺得是對的,就會說出來:“王爺愛重王妃就應該把王妃送走,安心打仗才是,戰場上總是有不長眼睛的冷箭冷兵,王妃在這裡怎麼能行?”霍將軍還是沈王妃來到軍中才見到她,年紀十足和自己的女兒差不多,面容嬌弱柔美,王爺過不去關的這個美人兒一到軍中,軍官們先看一個飽。
朱宣一點兒也不想把妙姐兒送走,眼前霍將軍從來是嘮叨的,此人向來是耿直,從私分軍費到全營大小事情,只要他覺得不對,他就會直言說出來,當然此人是心腹,可是太直了。
妙姐兒在內帳裡越聽越專注,她也不願意走,打仗就是這個樣子,是讓人害怕,可是都一一的過來了。
看到人頭亂滾,斷臂一刀劈下來還在空中揮動兩下才飛出去,自己也並沒有做惡夢,這也許是與朱宣睡在身邊有關。
不管怎麼樣,妙姐兒不想走,只是留在這裡,所以努力地找事情做,還要過問封地上來的信件,就是不讓幕僚們將軍們士兵們把自己看成是拖累,真的是很丟人。
朱宣在軍中名聲越重,對妙姐兒在軍中越覺得壓力重重,想想自己初去幫醫生的忙,看到傷口斷肢上滲出有血,當時忍住沒有嘔吐,自己都很是佩服自己一把。
而且這件事情也沒有對朱宣說過,覺得說了也無用,不是讓朱宣擔心會讓自己不要去了,就是會。。。。。。。會不會看輕自己?妙姐兒偶爾也會腹誹一回。
聽聽外面仍然是霍將軍在說話,妙姐兒由剛開始聽著不樂意,再聽到現在,才覺出來這位霍將軍是好意,只是想想朱宣,嘻嘻,原以為在軍中說一不二,不想也要聽人嘮叨,而且聽了這一時了。
只到朱壽送熱水進來,霍將軍才告辭出去,再想一想那柔弱面容的沈王妃,就想起來自己的女兒,呆在軍營裡這種地方,到處是粗野計程車兵真是不相趁。
朱宣洗澡的時候,妙姐兒坐在一旁輕咬著嘴唇:“表哥,我跟著你,很拖累你嗎?”無錯不跳字。至少一旦打起來,能聽懂吐蕃話的妙姐兒可以聽到混戰中的吐蕃人哇啦哇啦地喊:“南平王往那邊去了。。。。。。”
這種時候朱宣從來不在自己身邊,總是會離自己很遠。沈玉妙牽掛著朱宣,朱宣在混戰中當然也是要牽掛妙姐兒。
“不用,”把水往自己身上撩的朱宣聽了那麼久的唸叨,也不當一回事,反而寬慰妙姐兒:“霍老將軍一向如此,事情他覺得有說法,就會說出來。”說了那麼久,軍人聲音從來中氣十足,妙姐兒要是有心聽,也能聽到。
“我,”妙姐兒倚著床帳,有幾分可憐兮兮:“表哥讓我在哪裡待著,我就在哪裡待著。”朱宣看一看妙姐兒的小臉,就笑一下:“那是當然,”然後道:“過來,還在那裡坐著。”
沈玉妙紅著臉走過來,從朱宣手中接過巾帛,在他寬厚的後背上擦幾下,朱宣的身上也是有傷痕,平時的時候看到並不覺得顯眼,經過戰場上的混戰再來看,妙姐兒也覺得驚心。
用手指細細地撫摸一下背上的傷痕,朱宣覺得後背上只是癢:“你在搔癢嗎?”無錯不跳字。沈玉妙笑一下,這才道:“沒有。”
過一會兒,夫妻兩個人歪在床帳上,在說著孩子們。朱宣對著妙姐兒也說起來想睿兒:“睿兒又長高了,再回京去怎麼也要把他帶在身邊。”世子不在身邊,是南平王時候想起來,時候就遺憾的事情。
妙姐兒則是道:“毅將軍不會再說我們偏心。”朱宣也是唇邊有笑意,次子朱毅在回京前對母親說的:“以後不說你們偏心。”讓做父母的覺得可以鬆一口氣。
“請父母親一起來,四個孩子一起在身邊。”雖然覺得不可能,這卻是妙姐兒愛提的一個心思。
朱宣淡淡一笑,只是把懷裡的妙姐兒摟緊一些,將軍出征在外,京裡肯定有家人留在京裡,這也是防止叛變的一手。
夫妻談話到最後,朱宣對妙姐兒保證:“你跟著表哥在這裡,”在朱宣懷裡的沈玉妙這才覺得是鬆了一口氣,抬起身子在朱宣臉上親一下:“表哥你真好,我決對不拖累你。”
兩邊停戰足有一月之久,左賢王對這樣停在這裡當然是不肯,再一次請了南詔公主和五公子,二公子其木合過來議事。
本來臉就不白的左賢王臉就更黑了:“南平王一向是喜歡輕騎出擊的人,不想他這一次很能沉得住氣,我們拖不起,只為了你們報仇,要在這裡駐兵多久,這吃的用的一天要花不少錢。”
朝中也是有壓力的。
其木合陰沉著臉色看著左賢王,憤然地說一句:“不管等多久,也要等到伊丹回來,三弟和四弟又去了,雙木去打探南平王的營帳,一箭穿胸至今未醒,我們家與南平王不共戴天,不殺他決不活在世上。”
傷重昏迷的雙木郡主回到以後一直沒有醒,身上的那支箭直到營中才被取下來,尾羽上刻著一個小小“朱”字,其木合隨著父親達瑪與南平王交戰多年,當時就一掌拍在身旁的木几上:“這是南平王的箭”
南詔公主只是沒有說話,雙木郡主昏迷之中,多次喃喃囈語:“你。。。。。。你親手射的我。。。。。。”然後就是:“。。。。。。。好疼。。。。。。。”讓南詔公主心裡只是懸心,這個“你”難道是南平王?
後悔沒有仔細盤問雙木郡主在漢人京裡遇到的南詔公主現在想問也晚了,那麼重的傷勢如果能好也是佛祖保佑。
達瑪家中餘下的這幾個人,南詔公主、五公子和二公子其木合在慘痛的現實面前,大家站到了一起。
想想就恨,其木合對左賢王怒目:“那一晚伊丹偷襲漢人的營帳,左賢王,你被漢人的火藥嚇暈了頭,不去幫忙反而後退,而且也讓我和你一起退兵。”事後再想起來,伊丹那麼容易就撞到南平王面前,讓其木合不止一次後悔自己應該跟上去。
面對這樣的指責,左賢王不驚也不怒,只是道“二公子,你不是也退兵了?”說我讓你退的,我讓你退的,你也退了,還說呢?
“如果早一點兒用我的計策,伊丹公子襲營不成,立即身退,只怕南平王早就被引來了。”左賢王到現在還覺得自己的計策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