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末尾之時,太原突然熱鬧了起來。原因無二,來自各地的推選士子全都匯聚太原城參加科舉,足足有近六百多人。在此情況下,太原城的安防加強許多,日日夜夜都有差役在各地巡邏,防止有人尋釁滋事。
明面上是各地推選,實際上底下走的還是中正選士那一套,大多數能來太原的還是一些世家子弟,寒門只佔了很少的一部分。面對這樣的情況,儘管姜承梟心裡有所準備,但還是不由得苦笑。
任重而道遠啊。
由於參加計程車子過多,不得已,姜承梟派遣軍隊在城外搭建行營以作考試場所。
每一個入城參加科舉計程車子都要出示相關的文書證明,一經發現作假的情況立即關押牢獄。
這段時間,太原城各處的客棧、酒肆、茶樓等地生意火爆,幾乎日日都有士子聚集在一起討論關於科舉的事情。
“良之,這就是太原麼,雖然看起來沒有洛陽繁華,但卻人聲鼎沸,百姓臉上都是笑容,無半點兵禍之苦,真乃亂世之淨土也。”一名衣著略顯寒酸計程車子,抱緊了懷中的包裹,瞧著大街上的景象,對著身旁的楚良之說道。
其身旁計程車子濃眉大眼,臉色棗紅,身材略顯矮小。
“北晉畢竟南壓三國,假以時日統一天下也不在話下,可以想見。”楚良之頷首。
許宗敬點了點頭,“若是此番能科舉高中,定要為家鄉謀得太平。”
他們二人出身巴蜀之地,此番來太原,就是為了能做官造福家鄉。巴蜀戰亂的時間太長了,北晉拿下巴蜀,平民百姓和心懷天下計程車子都看見了和平的希望。
“走吧,先尋個住處。”
二人進城之後尋找客棧,但是走了一條街又一條街,幾乎所有的客棧都是爆滿,僅剩的幾家客棧,房租他們又付不起。
二人立在街邊,茫然的看著來往的行人,有種流落街頭的落敗感。
“良之,該怎麼辦?”許宗敬望著楚良之發愣。
“我也不知道。”
他們人生地不熟,從巴蜀趕來太原,身上的銀子已經花的差不多了,哪還有什麼閒錢。
他們的情況並非一例,許多出身偏遠郡縣的寒門士子都是如此,這個問題也被負責科舉的禮部官員看見,相關的奏摺在第一時間送到了姜承梟案上。
於是,姜承梟下令,由朝廷出資,安排士子們入住鴻臚寺。對此,得知訊息的寒門士子紛紛讚頌昭王仁德。
問題大多都是在實際中發現的,比如這次的這個小問題。他們先前就沒想到會出現客棧爆滿的情況,下次科舉的時候,朝廷或許需要建造相關的房屋供寒門士子入住。
垂拱殿。
姜承梟正在處理政務,最近這段時間主抓的還是科舉一事。不過隨著巴蜀徹底平定,朝廷還需要調遣糧食前往巴蜀賑濟百姓,以冀百姓歸心。
此外,李藥師的數萬兵馬鎮守蜀中也需要糧草。
這次關於糧食的事情,戶部尚書鄭善願很痛快就完成了相關的排程。
相比較去年的中原、關中兩處戰場,將近二十五萬左右的大軍糧草,這次李藥師的兵馬糧草完全能夠支撐。
再者,巴蜀漢中只要能夠恢復,到時候糧食就能夠源源不斷的收上來。
“此次科舉,乃是我朝大事,兩位尚書切記不可掉以輕心,務必要做到完善。”姜承梟目光看向禮部尚書裴矩、吏部尚書虞世南二人。
“遵命。”二人連忙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