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子五歲啟蒙入學,這是晉室上下全民的共識。
權貴家的孩子,自然是專門請先生入府啟蒙教導,比如姜承梟當年,足足有十幾個先生,分別教他各種知識。有講經義的、歷史的、文學的、兵法等等等。
世家子弟則是進入族學啟蒙。
百姓家也分兩種情況,商賈和大地主,肯定是請落魄計程車子教導子弟。普通的百姓就沒有這種打算了,因為他們根本沒錢給孩子讀書。
不過現在他的兒子要讀書,請的先生可沒那麼簡單啊。
“你有什麼打算?”姜承梟捏著夫人的柔荑,輕聲問道。
“妾身是這麼想的,請太常寺卿柳憞元大人為恆兒和恪兒啟蒙。柳大人教習嚴厲,學識淵博,定能教導好恆兒和恪兒。”
柳憞元麼,那個老傢伙確實很嚴厲,面對無難和常樂也常常用藤條打得兩個小丫頭眼淚汪汪的。
不過,他還有更好的選擇。
昭王三年(宏業十二年)正月初三。
永寧坊、虞府。
虞慶則追隨姜承梟久矣,是故姜承梟便在永寧坊賜了一座宅院給他。
“琿哥兒,這個是什麼字?”
庭院中,虞世南抱著孫子,指著紙上的大字,教導孫子。
“祖。”小傢伙念出來。
“那這個呢?”
“父。”
“一起怎麼念?”
“祖父。”小傢伙嘻嘻一笑。
“乖。”虞世南拿起一塊點心獎勵給他。
便在此時,一道聲音響起。
“老師!”
虞世南轉身尋聲望去,只見門口處立著一道欣長的身影。
看清來人,他立即將孫子放下,拱手一禮,“參見昭王。”
姜承梟快步走到他身邊,拉著虞世南雙手,既親切又帶著些許責備,“老師既然來了太原為何不通知我,若非偶然得知,青雀恐怕還不知道呢!”
“在野之人,豈敢勞煩昭王親臨。”虞世南笑著回道。
“老師,與我還這般生分嗎!”姜承梟故作不高興道。
虞世南感動的笑了笑,連忙請姜承梟入府。
不多時,虞慶則也趕來作陪。
姜承梟跪坐在軟墊上,理了理衣袖,看著虞世南道:“先前我數次讓慶則寫信邀老師來太原看一看,為何老師直至今日才過來呢?”
聞言,虞世南解釋道:“王上有所不知,老夫年事已高,離了朝堂之後,便一直留在江南族地修養,直至如今身子才微微好轉,便來太原探望小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