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
正如天閣大臣猜測的那樣,工部尚書李春最終被昭王貶謫去了河間郡擔任郡守,工部尚書職位就此空缺,由於暫時沒有合適的人選,是故工部的事情在選出新的工部尚書之前,暫時由工部左侍郎鄭仁果代理。
昭王府,後花園。
姜承梟裹著冬衣,抱著手,立在廊下。
左側,李春低頭陪侍。
“當年孤第一次去遼東,那個時候將你從洛陽工部帶走。雖說是因為一紙調令,你不得不跟著孤,可是在遼東的日子裡,你勤勤懇懇的做著事情,這些孤都看在眼裡。此次將你貶謫,你心裡不痛快,孤不怪你。”
說著話,嘴裡面冒著白氣。
李春道:“王上言重了,其實臣也早就想離開太原了。在王上面前,臣說心裡話,這個工部尚書,臣是真的做不好。”
北晉的工部尚書是為六相之一,這個位置牽扯的關係利益太過複雜,不是他一個工匠能處理得來的。
盧懷慎當時要入朝的時候,他就想要藉此離開工部尚書的職位,以求安寧,但是因為種種事情無疾而終。
沒有不貪戀權位的人,但是李春比別人要有自知之明,他身後可沒什麼世族支援,朝中的地位也頗為尷尬。
姜承梟頷首,“你放心吧,孤心裡都有一本賬,誰做了好事,誰做了壞事,孤都知道。”
“去了河間郡以後好好治理一方百姓,別給孤丟臉。”
李春著重點了點頭,“王上放心,臣一定全力以赴。”
姜承梟轉身拍了拍李春肩膀,“關於新式陌刀的技藝,你去了河間郡之後接著鍛造,孤會讓人暗中支援你。”
聞言,一抹笑容爬上臉頰,李春當即答應道:“王上放心,沒有絲竹亂耳,臣一定能在兩年以內將新式陌刀打造出來!”
“孤相信你。”
李春帶著姜承梟的承諾,高高興興的赴任去了。沒有什麼比打造出更強更鋒利的武器能夠讓他更高興。
南霽雲走了過來,躬身道:“主上,鄭夫人求見。”
“讓她來吧。”
不消片刻,鄭觀音婷婷嫋嫋而來,初為人婦不久,她變得越發俏麗成熟。因為裹著冬衣的關係,一時間倒也見不到其傲人的身姿。
在她施禮之後,姜承梟抬了抬手讓她起來,旋即問道:“何事?”
鄭觀音低聲道:“臣妾聽聞王上累於朝政,特地親手做了藥膳,還望王上愛惜身子。”
姜承梟呵呵一笑,手指挑了挑她下巴,“有外祖和舅舅,孤倒是沒怎麼累,只是辛苦他們了。”
一抹紅暈從脖頸覆及臉頰,鄭觀音道:“能為王上分憂,這是祖父和叔伯們的榮耀。”
“唔,你回去歇息吧,這天寒地凍的,彆著涼了。孤還有事,要出去一趟,藥膳以後有機會再嚐嚐看吧。”
鄭觀音臉上露出一抹失望,不過還是盈盈施了一禮,“恭送王上。”
昭王府前,親衛們已經套好了馬車,左右上百名精銳騎兵立在不遠處。
姜承梟上了馬車,緩緩向著晉陽宮而去。
前些日子蕭太后病了,得知訊息之後,姜承梟沒敢怠慢,連忙讓孫十常親自過去看看。
倒不是完全因為姜承梟某些深藏心底的小秘密,而是目前蕭太后等人還不能出事。
雖說朝中大臣效忠的都是他,但是蕭太后等人留著就是一面旗幟,正統的旗幟,這個還挺重要的。
比如說,想揍誰就揍誰,不需要師出有名。因為有蕭太后,北晉征討誰都是名正言順的討伐反賊。
“孫太醫那邊說是風寒之症,沒什麼大礙。”隔著馬車車簾,南霽雲騎著馬在一旁說著。
車中,姜承梟闔目,聽了南霽雲的話也不做聲。
晉陽宮,太后寢殿。
冷清的殿宇之中,蕭太后身著素袍,跪於佛像前喃喃誦經。一旁服侍的宮女再三勸她歇息,她卻是不肯。
須臾,宮女們緩緩退下,姜承梟輕輕的走到她身後。
“你們出去吧,哀家無礙。”蕭太后以為是宮女和內侍,頭也不回的說了一句,而後又是默默唸誦經文。
姜承梟也不說話,饒有興趣的看著她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