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北晉並沒有剋扣他們的銀子,沒有在換取銀元的時候動手腳,多少兩銀子換取多少塊銀元。
一塊大銀元就是一兩,小銀元就是五錢。
衛蹐第一天換取了五百兩銀子,拿到手五百塊銀元,當天晚上他召集手底下識別銀兩真假的能人,對五百塊銀元逐一識別。
全都是真銀子,裡面沒有任何造假!
這讓衛蹐大大鬆了口氣,北晉朝廷還是很有信譽的。
確定北晉沒有在銀元上做手腳之後,他也有了閒心去仔細打量著大銀元。
別說,做的真的是太精緻了!
不說背面的‘桃花’圖案,單是正面的一圈小字都十分的清晰,較之以往的‘官錠’精緻了數十倍不止!
他想起了鑑定銀元真假的手下說的話;這樣的銀元,單是製作模子都不可能,太細了,而且銀元的厚度和銀錠相比,太薄!沒有辦法在裡面參雜其他的金屬。
更重要的是,這銀元輕輕一吹。
呵!
那聲音清脆響亮,不少人更是以此判定銀元成色。再加上一系列辨認真假的法子,縱然他不喜歡北晉強制他們換用銀元,可是他不得不承認,銀元用起來確實比銀錠舒服安全。
圓圓的,好攜帶,好放置。
而且,用起來也很方便。
一塊銀元就是一兩,交易的時候只要數銀元就行了,不用細緻的檢查。
結算也極為方便,一塊銀元換一千文銅板,五錢的小銀元就是五百銅板。
嘖嘖,端的是賣相好,實用。
銀元一開始推行的時候不少商賈對此極為埋怨,迫於北晉朝廷的壓力,他們不得不遵從。
但是用了銀元之後......真香!
據此,商賈們給銀元起了不少別稱。其中最出名的莫過於‘桃花元’,蓋因銀元上面繪製的桃花十分精緻。少部分人則稱‘銀元錢’,官方稱呼‘大晉銀元’。
太府寺由於負責給商賈製造銀元,這些日子也賺了不少辛苦錢。
當然,有人服從就有人不服從。
不服從的商賈私下裡用散銀交易,結果被北晉朝廷抓住以通敵罪論處!
商人本就是沒有地位的,北晉朝廷殺雞儆猴,所有商賈頓時服從。
銀元的好處顯現出來之後,商賈就沒有那麼抗拒了,紛紛自發去太府寺換取銀元。
縱然形狀變了,但還是銀子,而且重量什麼的十分規整,方便使用,排斥不用的才是傻子。
商賈一切向利益看齊,接受了銀元之後,很快就將銀元帶回了天下各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