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王府。
庭院幽深,草木成趣,花蕾沁香淡淡瀰漫在空氣中。
木廊之下,兩名身著士子服的幼童跪坐在蒲團上,手中捧著書冊,跟著先生搖頭晃腦的識字背書。
兩名幼童生的粉雕玉琢,眉清目秀,雖未褪去稚嫩,然卻可見骨相之美。
“還真像回事兒。”
尉遲熾繁悄悄走到樹下,看著無難和常樂倆人如此摸樣,不由得捂嘴輕笑。
她們爹爹出征在外,這兩個小祖宗在家裡面頓時老實許多,現如今到了開蒙的日子,以後便得乖乖學習。
雖說女兒家的識字便行,但是無難和常樂身份不同,自是要多多益善。
一旁的長孫清漪瞧著女兒小臉上苦兮兮的表情,不由得莞爾。
小丫頭,你不是喜歡亂跑麼,看你以後還怎麼走。
無難和常樂自是不知道自家母親就在外面觀察自己,倆人一見先生轉身誦讀經書,立馬從袖子中取出一隻小小的包裹,開啟之後,裡面是兩塊酥油糕餅。
一人一塊,迅速的塞進嘴裡,而後拿起書冊擋住嚼動的小嘴,時不時的為自己偷吃感到十分愉悅,眼眸都笑的彎了起來。
她們這一幕,自然是落在了長孫清漪二人眼中。
“這兩個孩子。”尉遲熾繁無奈的搖了搖頭,她就知道要讓她們兩個認真讀書怕是很困難,沒想到這第一天就這般放肆。
長孫清漪蹙眉道:“府中何人如此大膽,竟敢私下裡給她們兩個吃食。”
“大姐,還能是誰,你想不到嗎?”
尉遲熾繁這麼一提醒,長孫清漪立刻就想到了是誰幹的,頓時面露憂色。
她拿那位可真是一點辦法沒有。
王府請來的開蒙先生名叫柳憞元,約莫五十歲左右,鶴髮童顏,此人出身解縣柳氏,乃是當世名儒。
先帝時曾官拜太常寺少卿,後來因不滿先帝數次不顧百姓死活征討高句麗,上書力諫,因此得罪了先帝,奪官駁斥回原籍。
昭王上位之後,下詔書提拔柳憞元為太常寺卿,將其請回朝中任職。
本來柳憞元是不想出士的,他被先帝傷透了心,回了解縣之後一心治學,兩耳不聞窗外事。
但是無奈,家主告訴他,聞喜裴氏支援昭王,家主希望他能代表柳氏入朝為官,算是表達柳氏支援昭王的態度。
入了太常寺之後,他根本就沒什麼事情做。太常寺掌管宗廟禮儀,平時就是負責給昭王準備祭祀什麼的活兒。
可是昭王上位之後,下了一道詔令:天下未安,社稷未定,百姓尚無血食,何況王邪?
簡單來說,昭王覺得天下亂糟糟的,百姓流離失所,先人無所祭祀,他身為王上,萬民之主,理應反思,所以一切不必要的祭祀能省就省,免得因為祭祀而勞民傷財。
好吧,看見這樣一份詔令,柳憞元既高興又失落。
高興的是昭王體恤百姓,能夠以身作則一切從簡。失落則是,他沒活兒幹了,每天就是進了太常寺,然後等點卯放衙。
後來有一天,王后親自去了一趟柳府拜會他,希望他能夠出任王上嫡長公主開蒙先生。
王后親自上門,他不敢不給面子,於是便過來了。
對於兩位公主偷吃的小動作,他清楚的很。在族中的時候他也是族學先生,各種各樣的小動作見的實在是太多。
柳憞元轉身,目光落在兩位公主身上。
“長公主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