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王元年四月九日,陽信城破,高烈自盡宮中,百官投降昭王。
皇宮中,姜承梟跪坐在軟榻上,周圍的將領彙報著入城之後的工作,大抵都是安撫百姓,整編降卒,抓捕造反的官僚。
直到傍晚,眾將這才三三兩兩的離去。
高士斂一身白服,在溫雁飛的陪同下走入了偏殿。
他心中很是忐忑,因為昭王入城之後,不少跟隨高烈的官僚都被砍頭,他有點擔心自己地命運。
見到姜承梟的背影,高士斂當即參拜。
“罪臣高士斂,參見昭王。”
姜承梟轉身,看著依舊保持躬身姿態的高士斂,似笑非笑道:“宏業三年,先帝任命高大人為陽信縣令,高大人最後怎麼會和反賊攪合在一起,難道是反賊相逼?”
高士斂嘴角苦澀的抖了抖,低聲道:“不敢欺瞞昭王,高烈乃是高氏子弟,臣有罪。”
這種事情他不承認也沒用,因為昭王隨便派人調查都能查出來。
高士斂坦然認罪,倒是讓姜承梟有些許意外,他還以為高士斂要替自己辯解呢。
“你不怕孤治罪於你?”姜承梟負手而立,身旁兩側是燭架,上面點燃著數支蠟燭。
晦澀不明的燭火光芒在姜承梟臉上繚繞,黑暗與橘紅色的光來回閃爍。
“怕是沒用的,臣做過的事情,昭王想要查,遲早能查出來。”高士斂內心已經對自己能不能活著不抱希望了。
姜承梟嘴角微微勾起,這個高士斂倒是有意思,先前他也見過高烈手底下的其他臣子,大都是哀求他饒命的軟骨頭,高士斂倒是不一樣。
“你與高巽相國有何關係?”
聞言,高士斂臉色一變,當即道:“昭王,高烈謀反與高氏沒有半點關係,還請昭王明鑑。”
“有沒有關係你說了不算。”姜承梟淡淡回了一句,接著道:“你還沒回答我的問題呢。”
高士斂嘆息一聲,不情不願道:“他是我叔父。”
“他老人家還好嗎?”
嗯?!
這句話落在高士斂耳中,讓他有些許驚奇,這個語氣,不像是興師問罪啊。
高士斂小心翼翼的試探道:“叔父他老人家年紀大了,身子骨近些年有些不好,一直在族地修養。”
姜承梟點了點頭,言道:“高相乃是忠臣,既然還健在,明日孤便去拜訪一番,高大人可願一道?”
聞言,高士斂心中忽然燃起一絲希望的火苗,他覺得事情或許還有轉機!
“罪臣願意!”
渤海高氏並不在陽信城中,而是在城外三十里處的村落。
說起來世家大族好像都不太願意在城中安家,大都數都喜歡在村子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