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善願喝了杯茶,直了直身子,問道:“灶房那邊準備的怎麼樣了?”
“都準備好了,食材都是新鮮的。”
“那就好,這是青雀冊封昭王以後,第一次上府,一定要小心謹慎,絕不能出岔子。”鄭善願語重心長道。
“是。”鄭仁鯉點了點頭。
“對了,觀音那邊準備的怎麼樣了?”
“都好。”
“嗯。”鄭善願點了點頭,無奈道:“唉,當年若是再周密一些,豈有今日這麼麻煩。”
鄭仁鯉知道父親在懊悔什麼,他說道:“當年誰也不知道會變成那樣,現在還有挽救的機會,宮中有妹妹在,一切應該無礙。”
“話雖如此,但是成與不成卻要看青雀的態度,畢竟婉兒也好,觀音也罷,在外的名聲都不好,我不希望出什麼岔子。”
說到這裡,鄭善願又暗自恨起了李家和崔家。
鄭仁鯉倒是覺得父親的計劃雖然不錯,但是有點多餘了,現如今王后已經冊封,怎麼努力都是徒勞。
雖然王太后是鄭家的人,但是拿主意的卻是王上。那位王上可不是什麼泥捏的,這麼些年打下來交道,他很清楚那位是個什麼樣的人物。
太陽昇起,太原城熱鬧了起來,走親訪友的行人絡繹不絕,似乎天下戰亂的事情已經是往日雲煙,他們生活在太平盛世一樣。
不得不說,人就是安於現狀的動物。
昭王的儀仗馬隊在滎陽縣公府前停了下來。
姜承梟的事情還是挺多的,作為三軍主帥,朝堂攝政王,他在這個新年要處理很多的事情。
士卒撫卹,新年慰問賞賜,朝臣大員安撫等等都是他要做的。
可是,他還是選擇了空出一天的時間來鄭府拜訪。
鄭府對於姜承梟的到來無比重視,所有在太原的鄭氏族人全部在滎陽縣公府前迎候。
大堂中,姜承梟毫無疑問的跪坐在主位上,左手側便是鄭善願,鄭仁鯉、鄭如意、鄭如炘等一眾鄭氏族人。右手側則是鄭仁果、鄭仁符等人。
“小子,你還記得我嗎?”
姜承梟看著鄭仁果身邊的一名少年。
此少年名鄭玄昭,乃是鄭善願的曾孫子,其祖父是鄭仁果,父親是和鄭如意等人同一輩的鄭氏子弟。
面對姜承梟的發問,一眾鄭氏族人全都看向鄭玄昭。
鄭玄昭臉頰微紅的點了點頭,“記得。”
“那你都記得什麼呢?”姜承梟饒有興趣的問他。
“記得表叔曾給過我糕點。”
聞言,堂內眾人會心一笑。
昭王與鄭氏親厚,這一幕是他們想看見的。
“還有呢?”
“額......”鄭玄昭是個聰慧的孩子,記性並不差,但是有些事情他不敢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