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慶則和杜如明倆人在一旁記錄,偶爾目光相交,皆從對方眼中看出了擔憂。
鄭善願道:“啟稟王上,先帝諡號已定,該定年號了。”
年號這玩意沒有諡號那麼難定,這次大家倒是沒有那麼多的小心思,都在各抒己見,說著自己的想法。
裴矩欲定年號為‘神鼎’,寓意昭王乃是國之重鼎。
王鴻則認為‘嘉善’更好一些。
鄭善願的意見也不同,他更想要昭王儘快掃平天下,所以欲以‘大統’為年號。
尉遲迥和韋施筧也說出了自己的意思。
李春是最沒存在感的,基本上是無人問津。
所有人都說了自己的意見之後,便看向了昭王,希望姜承梟能給一個贊同的答案。
“當年先帝以宏業為年號,他是希望能創造出一番偉大的業績,可現在不過是鏡中月水中花,過眼雲煙。年號不過是期望,期許,真正要做到孤與諸位心中所想,還需要人!”
姜承梟緩緩道:“是故,孤以為年號暫且不定,以昭王為紀統。明年,就是昭王元年。”
現在是宏業九年的秋天,距離昭王元年不遠了。
裴矩覺得這樣有些不合禮制,但是覺得昭王說的也沒錯,沒必要在年號的問題上糾結。
再者,昭王這個年號貌似也不錯。
“臣等緊奉王令。”
裴矩道:“王上,臣等請王上於昭王元年奉承大璽,晉陽宮前宣讀號令。”
這實際上就是最後一步,俗稱的走個場面,昭示天下,昭王代行天子事。
“可。”
姜承梟回了一字,便安靜的跪坐在王位上。
隨後,眾臣又接著說了很多的朝政。
基本上都是裴矩三人說,姜承梟點頭贊同,韋施筧和尉遲迥看戲,李春打醬油。
不過,涉及軍權,大臣任命,幾項觸及核心權力的政策,全都要看姜承梟的態度。
這一點,裴矩三人很識相的沒有反駁。
“王上既已即位,依禮制,當冊封諸妃,尊上。”裴矩道。
他們都心有靈犀的忽略了趙王的追贈,因為在場的都知道姜承梟將來必會登基,是故趙王現在追贈諡號並沒有意義,還不如等姜承梟登基了再商量這件事情。
目前,趙王追贈了‘忠武’諡號。
姜承梟咳嗽了一聲,道:“孤之正妻,長孫氏賢良淑德,又為孤誕有子嗣,可為王后。”
“嫡母鄭氏,雖非孤之生母,然養育之恩不敢或忘,素來對孤關愛有加,是故可為王太后。”
“孤之生母蕭氏,對孤有生生之恩,追贈惠昭王太后。”
“孤之妾室尉遲氏,為孤誕有子嗣,封側王妃。妾室白氏,為孤誕有子嗣,封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