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席很簡單,就是一桌子肉。
冬天的蔬菜有且僅有白菜而且產量不高,就算是柳河的桌子上也只有一點點。
而柳城因為糧食的不再短缺,也漸漸有了酒水的釀造。
而且因為柳河的存在,酒水也直接進入了高度的蒸餾酒階段。
畢竟其他的不會,蒸餾還是沒什麼問題的。
但是因為時間還比較短,沒有經過長時間的陳釀,所以還只是比較粗糙辛辣的燒酒。
但是這對於柳河麾下這些沒見過“世面”的“土包子”而言已經足夠了。
柳河坐在上首,左邊是以諸葛亮為首的文官陣營。
諸葛亮、王陽明、魯肅、張仲景、法正、諸葛瑾、黃月英、諸葛均、棗祗依次落座。
右邊是以李牧為首的武將陣營。
李牧、霍去病、姜維、典韋、于禁、陳到、高順、黃蓋、霍峻依次落座。
見到菜已上齊,柳河笑呵呵的端起杯子。
“首先要感謝各位,對柳城的發展做出的諸多貢獻,我敬大家一杯。”
眾人連忙舉起杯子回敬。
柳河硬著頭皮把杯中的酒一飲而盡,皺著眉頭嚥了下去。
這燒酒足有六七十度,辛辣無比。
但是在座的眾人卻甘之如飴,寒冷的北國,溫暖的屋子裡喝下這麼一口酒,全身都暖洋洋的。
其實這頓晚宴的目的並不是單純的請大家喝酒,更重要的還是在年關這個特殊的時刻,對著半年來的工作做一個彙報總結。
眾人也都不糊塗,酒過三巡之後,諸葛亮放下杯子。
“主公,這半年的時間,我們發展迅速,想起亮剛來的時候,再對比現在,簡直恍若隔世啊。”
所有人都靜靜的聽著諸葛亮的話,除了典韋還在不停的往嘴裡塞著肉,嚼的滿嘴流油。
“柳城新城的建設預計在開春時徹底完成,到時候新城可以容納最多三十萬百姓,比現在提升三倍。”
“而最近的戶部報告中,柳城現在已經有了百姓六萬戶十五萬人,估計在明年會暴增到二十萬人以上。”
人口為什麼會暴增,所有人都清清楚楚。
安穩下來的百姓除了每日耕作勞動,也就只有傳宗接代了,所以現在的柳城大街上多了很多腆著肚子的婦人。
“而在秋收之後,我們的糧倉中,已經囤積了足夠十萬人半年之用的糧草。”
諸葛亮說完之後,目光投向了自己左手邊的王陽明。
王陽明拱了拱手。
“主公,柳城現在有大小學堂一百三十五座,平均每座學堂有適齡學院五十五人。”
教育的問題被柳河提到了僅次於糧食之後,幾乎和軍事並列。
而王陽明這一組資料,意味著每一千柳城百姓就有一座學堂,其中有五十五人正在接受教育。
“而魯大人、張大人、棗大人和黃大人親自開設的專科學堂更是每逢開課人滿為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