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大明宣德爐
……
“王哥,我能上手看看嘛?”
古玩行的規矩劉東早就記在了心裡,即便知道現在王海濤多半不會拒絕,他也沒忘了問一下。
“呵呵,沒問題,兄弟隨便看!”王海濤無所謂道。
這些擺在這裡的所謂古玩,基本上都有殘損,或者不怎麼值錢的物件。就算被劉東不小心弄壞了,王海濤也不心疼,反正值不了多少錢。
當然完整的,值錢的古玩黑虎幫也有,但那是他特意留出來準備送人的!當然不會在此刻拿出來給劉東看!
再得到允許後,劉東面露謹慎之色,從鐵架第二層上拿起一件紅色的瓷器。
在古玩的所有大小分類當中除了書畫和玉器外,他最喜歡的就是瓷器了,不僅僅因為它華麗的外表和悠久的歷史傳承,更因為在雕刻當中,許多玉器和木雕件模板都是傳統的瓷器造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柴窯、汝窯、鈞窯、官窯、哥窯和定窯,這些古代赫赫有名的名窯瓷器。
比如,大名鼎鼎的宣德爐,它在燒製的時候就是借鑑的這些古代名窯的標準器造型。
當然,劉東第一次上手,就拿起這個紅色的瓶子,也是因為它是這座鋼架上所有古玩中少有的幾件沒有破損的物件之一。
‘胭脂紅軌道粉彩瓶’就是劉東手中這件瓷器的名字,他之所以知道,還多虧了李老的那本筆記的功勞。
而這件高約15厘米的撇口粉彩瓶,有著纖細的脖頸和漂亮的瓶身,在向外鼓起的瓶身兩側還描繪著‘喜鵲蹬枝’的圖案,紅花、綠葉,杆莖虯枝,再加上振翅欲飛的黑羽喜鵲,線條流暢,整幅畫面非常生動。
而胭脂紅色的瓶身上用單線刻畫著流暢的纏枝蓮紋,瓶口和底足的白釉,雖然經過了時間的沉澱,但是依然光潔如新,抹上去光滑細緻,沒有絲毫揦手的感覺。
在古代除了官窯,民窯基本上燒不出這麼精緻的東西。
而且底足‘大清道光年制’的刻款,似乎也印證了劉東的判斷。
“劉兄弟,這件瓷器怎麼樣?”王海濤道。
“好東西,應該是道光年官窯的精品!”劉東用欣賞的目光看著手中的瓶子說道。
“呵呵,劉兄弟果然好眼光。不過,雖然它是官窯精品,可惜卻不怎麼值錢!要是康熙或者乾隆這幾個朝代的就好了!”
“看來王哥對古玩鑑定也深有研究啊!”
劉東不禁訝異的看著這個泉城本地最大的黑幫頭子,要是一般人還真不知道瓷器,特別是清朝瓷器裡面的這些道道。
現在國內的瓷器收藏,特別是清代官窯瓷器,上三代,也就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瓷器,比後來的清朝其他朝代的官窯,在價格上簡直不是一個檔次。
比如這件胭脂紅軌道粉彩瓷,要是乾隆時期的官窯,就算是四五百萬都有人搶著要,但要換成道光官窯,那它撐死也就是個十幾萬的價格。
這就是差距!
當然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誰叫後來的嘉慶、道光時期的大清朝,無論是經濟還是綜合國力都開始走下坡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