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到渡種這個詞,鄭江輔就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了。
又逛了一會兒,德川家齊又忍不住好奇的問道:“我觀中原之人看我的目光,似乎並不帶著仇恨?難道說,中原之人已經忘了當年的倭寇之事?他們並不記恨我倭國?”
鄭江輔呵的笑了一聲,答道:“回大將軍,大明百姓並不記恨倭國,因為戚太保已經把仇給報了,如果不是戚太保,此時想必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中原有句古句,叫做“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又有一句古話叫做“襄公復九世之仇,春秋大之”,如果可以的話,倭國千萬不能跟大明起衝突,要不然的話,就算過了一百年,兩百年,明國人也會記得報仇。”
德川家齊點了點頭,沒有再說些什麼。
等到處理完此行帶來的貨物之後,德川家齊就踏上北上的道路。
讓德川家齊羨慕嫉妒的是,一路上那一個個比京都更大更繁華的城池,居然都只是普通的大明城池,而不是大明的都城。
當德川家齊終於到達濟南城外時,德川家齊終於無比的確信,自己和松平定信的決定是正確的。
鄭江輔望著跟關東鄉下賤民差不多的德川家齊說道:“這裡就是大明的臨時都城,濟南城。”
德川家齊一臉懵逼的指著濟南府,問道:“這還只是臨時都城?”
鄭江輔嗯了一聲,答道:“是,這就是大明的臨時都城,大明真正的都城其實在直隸,想必再有一年左右的時間,大明朝廷就該搬到直隸京師去了。”
德川家齊嗯了一聲,又沉默了好半晌後才抬起頭來,望著鄭江輔道:“如果世上真的有萬世一系的神,那也應該是大明的皇帝,而不是京都那個皇宮裡面所謂的天皇。”
鄭江輔也點了點頭,說道:“是的,所以,請大將軍一定要注意覲見大明皇帝時的禮節——按照規矩,你可以用幕府徵夷大將軍的身份覲見,但是,你最好選擇用大明皇帝冊封的順義郡王的郡王禮覲見。”
德川家齊當然清楚這一點。
事實上,德川家齊透過這一路上的所見所聞,對於朱勁松這個大明皇帝也多少有一些瞭解。
比如說殺人如麻,冷酷無情,心狠手辣,嚴於律己,愛民如子,這些互相矛盾的形容詞,都是德川家齊給朱勁松貼上的標籤。
說朱勁松殺人如麻、冷酷無情、心狠手辣,是因為朱勁松能夠直接下令將葡萄牙蠻夷築成京觀。
身為倭國的徵夷大將軍,德川家齊當然知道京觀是什麼。
說朱勁松嚴於律己,是因為朱勁松一直把大清時期的山東巡撫衙門當成臨時行宮,從來就沒有把錢財花到大興土木和享樂上面。
而愛民如子這一點,則是透過《大明日報》公佈的那些訊息,以及大明百姓的生活狀態判斷出來的。
也正是因為這些互相矛盾的標籤,德川家齊才打算老老實實的跟著禮部官員學規矩,以免被當成反面教材給處理掉。
只是等德川家齊學完了規矩,終於等到了朱勁松的傳召旨意後,德川家齊卻發現自己有點兒不會走路了。
哪怕是已經很熟悉濟南城的街道,哪怕是已經跟著禮部的官員學會了覲見禮儀,哪怕昌朱勁松所在的“臨時行宮”並沒有多麼高大。
按照大清時的儀制,山東巡撫衙門是沒有資格使用黃色琉璃瓦、漢白玉欄杆和青磚紅牆的宮殿建築的,而朱勁松在住進來之後,又捨不得花錢去翻整,所以一切還是保留了之前的模樣。
問題在於,就是這麼一座低矮的臨時行宮,落在德川家齊的眼裡卻好像是亙古以來就盤踞在天地之間的巨獸一般,處處都在散發著無以言表的威嚴霸氣。
尤其是從宮門外到宮殿外那些持槍而立計程車卒,更是讓德川家齊暗自心驚,生怕自己做錯哪怕一個小小的動作。
亦步亦趨,伏、拜、興、跪,禮部派人來教的禮儀,被德川家齊一絲不苟的做了一遍。
拜伏在地之後,德川家齊的腦門就緊緊的貼在了地上,拜道:“臣,德川家齊,叩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德川家齊記得很清楚,禮部官員曾經說過:無論什麼時候,無論是跪拜在地上,還是站在朝班當中,除非是天子有命,否則就不能擅自抬頭看向天子。
要是在沒有天子許可的情況下擅自抬頭,會被殿中的值殿大漢將軍判定為圖謀不軌,想要刺王殺駕等等,唯一的後果就是腦袋跟脖子徹底說再見。
朱勁松瞧著老老實實的趴在“大殿”當中的德川家齊,笑眯眯的說道:“平身吧。”
待德川家齊從地上爬起來之後,老老實實的站在“朝堂”上,朱勁松又接著說道:“朕聞,往日去者,不可追也,昔年的誤會,如今都已消除,還望卿家回到倭國之後要好生約束民間,切勿再起刀兵!”
德川家光再次拜伏於地,拜道:“臣,謹遵吾皇聖諭。”
外臣?下國小臣?
不不不,那是兼仁那個卑賤的下等人才用的禮儀和自稱,我,德川家齊,大明皇帝冊封的大明順義郡王,當然不能跟兼仁那個賤仁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