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火燒猴也沒人敢追究大明軍隊的責任。
燧發槍?
緬猴手裡的燧發槍,基本上還是歐羅巴蠻夷淘汰下來的貨色,比之大明往外賣的燧發槍還要落後一代,跟使用孟良崮式子彈的擊發槍比起來,那簡直就是天上地下。
發動百姓?
這種玩法,放到中原堂口還能行的通,但是放到緬甸和暹羅,那基本上就是扯蛋。
緬甸和暹羅一共才多少人?死一個就少一個!
基於這個前提,以楊鶴為首的監軍們倒是衝了一個痛快,那些原本還吵吵著想要打到濟南府的緬猴們可就蛋疼了。
被騙了!
什麼明軍一退再退,什麼大明軍隊跟大清軍隊差不多,都是假象!
假的!
大明軍隊,不對,應該說是大明皇帝和大明朝廷,一直就是在釣魚!
他們把緬甸和暹羅的世家大族們當成了魚,偏偏緬甸和暹羅的世家大族們還都上鉤了!
彼其娘之啊!
……
當大明的軍隊正在磨刀霍霍向猴子的時候,錢聾老狗也正在磨刀霍霍向倭奴。
不得不承認,錢聾老狗是真容易飄,這貨前腳剛剛趁著沙俄跟奧斯曼之間打生打死的機會拿回了雅克薩跟恰克圖,後腳就把目光盯向了倭奴。
錢聾老狗想的很明白,我大清原本佔據了直隸和遼東已經朝鮮,如果能夠拿下倭國,是不是就能形成對朱逆的包圍夾擊之勢?
就算退一萬步講,我大清就算在海上也打不過你朱逆,但是中原堂口有句老話說的好啊,只有千日作賊而沒有千日防賊——難道你朱逆能防得住源源不斷的倭寇?
要麼,你朱某人就學習我大清,嚴格執行遷界禁海的政策,要麼你就再擴張一條戰線,徹底幹掉倭國——前者會損害你丫在泥堪當中的名聲,後者……
只要我大清能夠搶先拿下倭國,就完全可以據岸而守,你朱逆手下的水師能裝備幾門火炮?難道還能比我大清的紅夷大炮更厲害?
只是這麼一來,大清就陷入了兩線作戰的困難。
眾所周知,打仗其實是一種很燒錢的行為,像朱勁松有底氣兩線作戰甚至三線作戰,是因為大明軍隊裝備的武器要遠遠領先其他人,而且大明的國庫不是真的缺錢——買不買貓,跟缺不缺錢,這是兩回事兒。
可是錢聾老狗的大清國庫缺錢!
在失去了漢地十七省之後,錢聾老狗的大清國庫就失去了財政收入來源,只能依靠原本攢下的那點兒家底,以及從廓爾喀、朝鮮以及恰克圖、雅克薩等地搶回來的錢財勉強維持。
或者說,錢聾老狗治下的大清,已經陷入了以戰養戰的局面,而且還必須得打勝仗才行,萬一哪場戰爭的結果不盡錢聾老狗之意,大清的國庫就能真得跑老鼠,其後果就是要麼錢聾老狗從內務府裡往外掏錢,要麼就想辦法從和珅和中堂身上往國庫里弄錢。
而對於錢聾老狗來說,無論是從內務府裡往外掏還是從和珅和中堂身上弄錢,那最後不都是虧了?
更要命的是,收回了恰克圖和雅克薩等地之地,整個沙俄在遠東就已經沒有什麼可以劫掠的地方了。
所以,錢聾老狗才會把目光盯向倭國。
但是不得不承認,朝鮮真不愧是從蒙元時期就開始掉鏈子,一直能掉到第二次小破球大戰的神奇存在——忽必烈想要征伐倭國之時,朝鮮給蒙元造的戰船就不合格,等到了錢聾想要征伐倭國,朝鮮製造出來的戰船也一樣不合格。
關鍵是吧,朝鮮製造出來的戰船還不像阿三哥製造出來的。
阿三製造的戰船那是說沉就沉,而且是在自家門口剛剛海試的時候就能沉,而朝鮮製造出來的戰艦,卻沒有一開始就沉,而是在整個艦隊都快航行到倭國的時候,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