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是黃琬被軟禁之後,汝陽城徹底炸開了。南門遭受強攻不說,東南小門還被騎兵潛入,汝陽數道屏障,分崩離析。
“袁紹外寬內忌,心胸狹隘,如今汝南城破,恐怕他更容不得黃州牧了。”
劉擎雙手默默一緊,雖然心中恨不得瞬間飛至袁紹跟前,營救忠良,但攻一座城,並非兒戲,南門尚在鏖戰,騎兵沿途也都會遇到阻擊。
南門城頭,袁軍還在死死的往城頭上堆人,陷陣營衝上城頭,甚至無立足之地,人人皆化作了滾刀肉,與周遭之敵廝殺,更有甚者熱血上頭,直接抱著陷陣兵從城頭躍下。
不過在兩軍裝備上,袁軍到底是落後一截,在這種毫無技巧的硬碰硬戰鬥之中,裝備精良與否便會成為決勝要素。
旭日初昇,大風也停了,大地開始恢復了暖氣,而汝陽城上方,濃濃煙柱沖天而起,似在為汝陽城點了烽火呼救。
劉擎依舊在東南城頭,這裡幾乎沒有戰鬥的痕跡,除了徐元直。
沐浴陽光,劉擎隨行的伸了個懶腰,嘆道:“短短數日,又恰好跨過了年,元直先生,本王日前先斬袁術,你說此次,能不能誅殺袁紹?”
“大王精武鐵甲,所到之處,攻無不克,那袁紹也僅僅是時日問題。”徐福道。
“便承先生吉言了,對了,本王觀先生言行,不似升斗小民才對,為何會流落至此呢?”
似乎被問起心底之事,徐福嘆了口氣,回道:“回大王,我乃是為友人報仇殺人,故而被官府通緝,原本打算去荊襄之地避安,不過途中僥倖遇見了黃州牧,便蒙其庇護,在汝陽暫時安頓了下來。”
原來如此,或許黃琬發現了徐福有些本事,便將一些事交給他來辦。
這汝陽內亂,便是徐福小手筆,而這東南小門,更是徐福的大手筆。
“原來如此。”劉擎故作高深的回應了一句。
“既然如此,何不更名,重頭開始?”劉擎提議道。
徐福一愣,改名?
他曾經確實有過這樣的想法,可名字乃是父母所起,焉能隨意更改,徐福過去一直沒能說服自己,不過這一會,可是渤海王建議他的改的。
看徐福愣著,劉擎好似又看穿了他的心思,笑道:“你是怕有誤孝道?”
“大王明鑑!”
劉擎覺得這個徐福真有意思。
“今日汝陽一戰,你立下破城大功,本王便賜你一名如何?”
徐福當即躬身見禮,一動不動。
“你出身寒門,又自貶為庶民,卻以庶民之身,立此大功,助我攻城,本王便將此命賜你,自今日起,你便叫徐庶可好?”
“徐庶,徐庶。”徐福唸叨了兩遍,眼中滿是驚喜。
他是姿態由躬身轉為下跪,給劉擎行了個最高理禮節。
賜名寓意新生,某種意義上說,是再造父母。
“徐庶拜謝大王!”徐庶額頭扣地,滿是恭敬。
劉擎心頭一悅,心想也鋪墊的差不多了。
劉擎直言問道:“徐庶,你可願意效忠本王?”
(求推薦票,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