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不是江寧心狠,對待自己人,江寧自然給予足夠的寬容;對待敵人還寬容,那不就是老壽星上吊——嫌自己命長嗎?
一來,江寧不需要這些俘虜;二來,帶著他們還遲滯自己追擊的腳步;再加上,他還要管這些俘虜的口糧。
不管怎麼盤算,留下這些俘虜都是不明智之舉。
不過...對於于禁這種大將,倒是可以網開一面!
沒有理會於禁那憤怒的眼光,江寧命人快速打掃了戰場。
不過,此時他並沒有立刻選擇追擊賈詡,反而在夏口又駐足了一天。
倒不是他不著急,要知道賈詡的這些人馬已經足夠圍剿了關羽。
不過眼下他還不能走!
因為...東吳還沒有完全撤出戰場!
萬一趁著江寧帶著大部隊去追擊賈詡的時候,魯肅轉手偷了江夏。
到那個時候,他江寧也只能吃下啞巴虧,一點法子都沒有。
所以三足鼎立的缺點就在這,三方都在相互制衡、相互牽制。
對於任何一方,都不可能有足夠的信任!
哪怕讓關羽稍微擔一點風險,江寧也不願意丟了江夏這所重城!
再加上,江寧已經派遣部隊跟上了賈詡的隊伍,一天時間,自己急行軍的話,應該也不至於趕不上。
還好,事情沒有朝著最壞的情況發展,看樣魯肅並沒有拿下江夏的心思,他帶著士兵直接離開了戰場,返回了東吳。
其實江寧想的,魯肅還真的想過。
他也考慮過要不要趁回去的時候奇襲江夏,只要自己的速度足夠快,江寧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不過促使他放棄的最終的原因就是...
孫權來信了!
江東的那些地方宗部勢力又開始了蠢蠢欲動,加上山越等少數民族趁著對外用兵,國內兵力空虛,也在背後搞著小動作。
雖然孫權派遣陸遜去鎮壓這些勢力,也起到了一定的緩和作用。
但是經此大戰,國內的壓力確實不支援他魯肅繼續再戰鬥了。
此時...穩住後方才是最重要的!
而且,魯肅之所以回援,其實還有一個想法,那就是...
攻打合肥!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