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錯。不過這也只是我的猜測,但是應該八九不離十了。”
“這又有什麼好處呢?這裡面誰最可能獲益呢?”
郭嘉苦笑了一聲,說道:“這算來算去,恐怕我的嫌疑倒也不小了。”
“是呀,奉孝,所以你第一個去找江寧,讓我屬實大吃一驚,若真的是你,我甚至都有立刻想放了江寧,然後向你負荊請罪來著,講真的,和你鬥,我覺得我可能會死!”
郭嘉苦笑了一下,揮了揮手:“文若高看我了!我自知沒有做過此等事!”
“自然不是你!”
荀彧緊接著繼續說了下去:“若真是你倒也好辦,但是就因為不是你,所以才耐人尋味啊。”
“當我們發現不了真正的兇手的時候,我們可以看一看,誰從中獲益最大,那麼他就最有可能是幕後黑手!”
“當你和主公出現嫌隙的時候,誰獲益最大呢?徐庶?他不會的,本身他就是因為...有些手段不得已留下。再加上,他不是那種能幹出來讓三千人給一人陪葬的事。更何況江寧還是他師弟,他更不可能讓他師弟出事了,那麼...”
郭嘉抬起頭來,看著荀彧,荀彧此刻也目不轉睛的看著郭嘉。
兩人異口同聲的說道:“賈詡!”
是的,沒錯,這一下就能解釋通了,賈詡有能力安排一個將軍去派遣先鋒軍,而虎衛軍收納的人正是各個部隊裡面的驍楚,有賈詡的人也不吃驚。
而作為張繡的智囊,現如今歸順了主公,身負謀略但是卻難以施展,若是荀彧和主公發生嫌隙,那麼賈詡在主公的心目中自然更重一些。
而賈詡的性格,能夠讓他做出這等事來!
這裡不得不提一下曹操手下的三大派系。
一個以曹操本家為首的實權派,曹家,和夏侯家族多出良將,夏侯淵,曹仁,等皆屬於不世名將。這些人在曹操的軍隊中掌握軍隊權利,他們擁有軍隊調動權,有他們在,曹操就掌握了軍隊的實權。即使曹操出去征戰,他們也會給曹操鎮守許都。
之後是潁川派,這類人的代表就是荀彧,荀攸等人,他們屬於文官系,他們一般掌握朝廷的財政權,還有決定很多事情的權利,曹操很多時候也是第一時間詢問他們,他們之中多有智謀之人。而且他們背後代表計程車族也是非常龐大的一支,曹操不敢輕易得罪。
還有就是像司馬懿一類的其他派系,他們之中有從其他陣營裡投降過來的人,還有很多是慕名而來,像張繡、賈詡就是屬於其他派系,他們在曹操陣營中也是備受重用,曹操一直以來都在極力的平衡這三個陣營的人馬。曹操天縱奇才,文武全才,可以很方便的平衡這些人之間的利益和鬥爭。【取自百度】
但是這裡面的明爭暗鬥卻是少不了的。
至於為什麼江寧死了,荀彧反而和曹操會生出嫌隙呢?賈詡又如何能坐收漁翁之利呢?
如果江寧死了,會導致許多連鎖反應。
其一、世人會覺得曹操手下不能容人,有人才千里迢迢去投奔你,一個文臣,還是個十三歲的孩子,你派他去上戰場,這不是把他往火坑裡送麼,傳出去之後,豈不是堵塞了納賢之路。
其二、荀彧本身就是潁川人,江寧也算半個,若是江寧死了,作為潁川集團推向前面的荀彧,迫害死了同樣出自潁川的江寧,那集團內部本身就會出現爭議。
其三、作為水鏡先生的弟子,江寧一死,不管出於人道主義,還是同門之誼,徐庶、郭嘉這些人是不會輕易放過荀彧的,哪怕你再怎麼說與自己無關,恐怕都不一定會有人相信。
一旦江寧陣亡,可以說荀彧瞬間就會陷入一個很尷尬的境地,而這也正是賈詡希望看到的。
郭嘉對荀彧說道:“雖然我們猜測江寧死了,獲利最大的是他,但是沒有明確的證據,又如何確定呢!”
荀彧笑了:“你還記得營房走水死的那個偏將軍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