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他是一個成年人。
一個成年人的思維能力和分析能力以及綜合的提取和歸納能力,就算再渣,也基本上不是一個小孩可以比擬的。這無關稟賦,而是需要意識和外界的人事物不斷碰撞,在一次又一次以至於無數次的碰撞中,一點一滴地累積起來,構建起來。
第二,他是一個接受過方法論的人。
前世的時候,方天是一個廢柴。以他的智商,完全無法理解類似於量子力學或者弦論這樣的玩意兒,看到它們就頭疼,但這並不妨礙他接受最底層也是最基礎的方法論。有了這把錘子,再龐大的東西,也能被慢慢地錘成粉碎,再複雜的東西,也能被一絲一縷地分解開來。
第三,他是一個生活在知識大爆炸時代的人。
知識大爆炸,這個詞語可不是隨便說說而已的。在那個時代,就算是一個小孩,從書本上,從電視上,從五光十色的生活中,接受到的知識傳播也是無法估量,至於一個成年人,那就更不用說了。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雖說看起來似乎沒什麼用處,但是因為人人都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所以大家就習以為常了,換一個陌生的環境,比如方天的現在,就遠不是那麼回事了。
第四,他是有一些家學淵源的人。
雖然他的家庭談不上什麼“世家”,就好像小販傳十八代也不能稱為是小販世家一樣,但是,比如養生啊醫藥啊靜坐啊基礎冥想啊之類的東西,還是自小就從耳聞目睹中受教不少的,許多東西,就算沒學,也會了。同時,也因為老頭子的關係,很是結識了這些方面的一些前輩,從這些人那裡,他同樣受教不少。在這個方面,前世的很多東西,都可以融入這一世的魔法修煉中去。
第五,有沒有第五呢?
有!
除了上面的那幾點之外,方天還有一個值得一說的地方,那就是他接觸的東西和喜歡的東西有很多。
前世,由於家庭關係,他基本上不需要承受什麼生存壓力。雖然大富大貴什麼的絕對是連根毛都談不上,但是,就算他一輩子不做任何工作,也不用擔心吃啊喝啊住啊什麼的生活方面問題。
所以,這給了他大把大把的時間去浪蕩——
各種各樣的雜書,他看了;
各地各式的美食,他嚐了;
名聞遐邇的山水,他逛了;
……
這個“他……了”的句式,還可以鋪排出很多。雖然說仍然由於很廢柴的關係,這裡面的絕大多數方面他都沒有深入,沒有精通,沒有“玩出水平,玩出境界”,但是,畢竟是接觸了。
就算是淺淺的接觸,也是接觸。
而這些接觸,對他眼界的拓寬,很有幫助。
來自於方天這個意識的一二三四五,五點,再加上來自這具身體前主人的一二三,三點,加起來,一共是八點。
這八點,足夠對這個世界的絕大多數魔法學徒形成壓倒性優勢了。
甚至可以說,甩開他們八百條街,不成問題。
如果擁有這麼多的優勢,他方天還不能順順利利地晉升到九級學徒,那也不用再說什麼了,直接走南跑北,找到豆子,把豆腐做出來,然後……
用根麻繩把豆腐穿起來,一頭撞豆腐上,撞死算了。
免得活著浪費空氣。
所以說,雖然他現在還只是個四級的小學徒,九級離他還很遙遠,但是他並沒怎麼把九級放在心上。——九級只是他的一個到達點,並不能算是他的目標。
他的目標,他此生的第一個目標,是跨越九級,成為法師。
到達九級,他的一切條件都已具備,只待時間積累而已。他只要按照他之前所定下的方略,按部就班,一步一步去走就行了。就算打著瞌睡閉著眼,也能走到九級。
到達九級,然後怎麼突破九級,這一個方面,就需要他從現在開始,籌謀策劃了。
“織網”計劃已經啟動,這個計劃的目的或者說構建方略是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匯聚眾多魔法學徒的力量,硬生生地以堆積法堆出一條通向法師的道路。
但是這個計劃推行下去,能不能獲得預想中的效果,還很難說。
因為有些東西,是無法形成疊加效應的。
雖然前世中國古代有句俗話說“三個臭皮匠,勝過諸葛亮”,但這只是對“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這個方面的形象化形容而已。誰要是以為三個臭皮匠合到一起就真的能媲美、代替甚至“勝過”諸葛亮,誰就同樣是個腦呆。——
相信兩個智商50的人加到一起能合成一個智商100的人,這種人的智商不會比50高到哪裡去。(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