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付了開發資金後,供應商們也都變得相當配合。
要知道,跟傳統的車企打交道,他們都是要先行墊付開發費用。
單純的研發成本還好,但是遇到一些模具費用,樣品費用之類的小額資金。
客戶大多不會及時支付,拖個半年都很有可能。有些資金拖著拖著,因為人員變動,就變成了一筆爛賬。
對於大公司而言,此種情況很少發生。
但是對於一些作坊型別的小公司,因為沒法及時回款,數額一大,很有可能就因為資金鍊斷裂,直接倒閉。
陳亞之前世時,遇到的這些供應商特別多。他現在直接預付開發費用,甚至模具費都是提前支付,對這些供應商自然是聖人一般的存在。
這樣做了之後,對於那些小作坊類的公司,不管專案批產後,銷量好不好,前期的開發費用至少已經賺了回來。
後面的銷量好與差,都是旱澇保收的情況。
有了預付的光環,供應商的配合態度也來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技術交流起來也是更加的順暢,問題的響應速度也賊快。
到了四月份,清明節剛過,技術總監令狐俠通知陳亞之,逐鹿試製車已經可以進行試駕了。
試駕場地選在了廣德那邊通達汽車的試車場。這個場地算得是國內比較先進的耐久實驗場地。
...
四月二十號,禮拜三,這天剛好是二十四節氣的穀雨。
天色雖然是個陰天,但已經是晚春。萬物復甦,四處都顯得生機勃勃。
技術總監令狐俠,專案總監李瑞中陪同陳亞之,一同到了廣德試車場。
通達汽車在廣德試車場的執行總監曹本初在試車場門口親自迎接陳亞之。
在簡單的寒暄了一番後,眾人沒有做過多的停留,直接前往試車場。
此刻在將近一公里長的直行車道盡頭,停著一輛鐵架子試製車。
令狐俠道:“正在做最後的電測試,估計十分鐘後就可以進行試駕了。”
陳亞之道:“你們目前設計的百公里加速是多少秒?”
令狐俠道:“六秒。這個數字還能更低,我們想的是,沒必要做得太低,畢竟再短的時間,對於消費者而言也沒什麼意義。”
陳亞之沒有說話。
這個觀點雖然是對的,但是令狐俠畢竟是搞技術的,他沒整明白自己做逐鹿這個試製車的目的。
技術不技術的不是什麼重點,他現在是要告訴大眾,電動車是可行的。
通濟大學的王源東教授先前發了《新能源車十問》的文章,自己不一定要跟他解釋。
但是必須要給普羅大眾一個明確的答覆。
逐鹿除了是做新能源底盤的一個試探,同時也是給普羅大眾傳遞一個訊號。
新能源車不僅行,而且比傳統車還要行。
令狐俠上前跟專案成員做了最後的確認。
逐鹿目前還只是一個車身框架,外表沒有任何的裝飾。因而看起來,反而有一種粗製濫造的廉價感。
比手扶拖拉機還要工業風。
底盤是根據傳統汽車底盤為基礎,重新打造的新能源汽車底盤。
在汽車的正中心位置是一塊重大800公斤的鋰電池組。鋰電池組的下方是電池冷卻系統,傳動系統等裝置。
電機則被安排在車架前艙,與傳統的燃油汽車的發動機位置相近。
因為只是試製車,車上沒有轉向,大燈,雨刮等系統,因而也就沒有主控制器等體系。
令狐俠將車子做著簡單的介紹,眾人安靜地聽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