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鴨兒心裡頭瞬間明白過來,前世的事情,歷歷在目。
母親李美一個人在家務農,田裡還有一些麥秸稈沒有收回來。一個人搬不動,想要跟陳四海家借一下板車。
陳四海不借也就算了,還冷嘲熱諷了幾句。
李美也就跟他吵了幾嘴,沒想到陳四海又跟上來大罵了起來。
前世時,自己回來了,非但沒覺得母親辛苦,還覺得母親丟人。
只聽一個粗壯的男聲道:“誰知道你用板車做什麼?你家那點東西,不乾不淨的,再把我家車弄髒了。“
李美有點委屈,好聲好氣道:“四海,你不要瞎說。我就用這個車去田裡搬點麥秸稈,待會會幫你洗乾淨。“
陳鴨兒走上前,叫了一聲:“媽。“
李美轉過頭來,黝黑的面龐上立即漾起笑容道:“鴨兒,回來啦。“
男人道:“你這衣服三年都不見得洗,弄麥秸稈得沾了田間的糞了。我這車是坐人的,又不是給你家裝這些骯髒東西的。“
陳鴨兒看了一眼面前的男人。
這個男人是他家鄰居,叫陳四海。今年也就四十歲出頭,是個高中畢業生。在他年代,那個算得是個高學歷。所以,平素說話做事極其刻薄。
而且跟陳鴨兒一家也有點舊恩怨。
舊時農村裡起名都是按照家譜來起的。
到了陳鴨兒父親這一輩,應該是叢字輩。
陳鴨兒的父親就叫陳叢華。
陳四海本來也想叫這個名字,可是後來卻發現已經被陳叢華佔用了。
本身重新起個名字也就解決了,陳四海的父親卻覺得,名字事關一生命運,不能輕易更改,說什麼也不肯改。反而堅決要求陳叢華重新起名字。
陳鴨兒的爺爺自然也不會同意改名字。
一來二去的,兩家吵了十多年。
陳四海就只能先用四海暫時登記戶口。
到了陳鴨兒這一代,已經不按照家譜起名字了。
但恩怨卻沒有就此停止。
陳鴨兒想要把這件恩怨了了,但是也不能讓自己老子改名字。
好在,他是重生回來的,知道陳四海四十多歲年紀,身子肥胖。加上白天吵架,心血管承受不住,當晚就得突發中風。
今天就做回大仙。
陳四海見到陳鴨兒回來了,指著陳鴨兒道:“你兒子不是回來了,讓你兒子搬,長這麼大個兒,反正也不是學習的料,不幹活怎麼行?“
陳鴨兒沒覺得啥,反正這個人就是嘴欠,但是李美立馬不樂意了,罵道:‘陳四海,我不要你家的板車了,你家板車就做個傳家寶吧。我家兒子是不是學習的料,關你老母吊毛事兒。”
陳鴨兒心裡有點感動,老媽為了自己直接爆了粗口。雖說在農村裡,這也稀疏平常,但老媽平時可不是這樣子的。
老媽在家能頂半邊天,做事極為潑辣,待人接物卻是很親切。
前世覺得老媽這樣是沒素質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