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這點錢,往後幾十年啥不用愁,多好呀。”大明都要羨慕死了,要是他這輩子能給家裡蓋兩間這樣的磚瓦房,睡著他都要笑醒了。
要知道,住在這樣兩間結結實實的磚瓦房,再大的風,再大的雨都不用擔心屋子塌了,最重要的是,兒子娶媳婦都有面子。
羅老太也再說什麼,買都買來了,總不能退回去。想著大孫子既然這麼打算了,自然有他的道理。
轉眼進了九月,趙金枝和其它學生一樣,在收到開學通知書之後,按時去學校報名。
雖說大學對上課不像小學中學那樣,堂堂課都要坐在教室聽著,但是一些主要的課程,趙金枝還是會一節不落的好好上課。
一般週五沒什麼主要課,她就跟老師請假,搭週五的車回家打理生意上的事。
她這邊現在有劉總一個穩定的大客戶,加上張老闆和關翠那邊拿貨,生意都還不錯,她這邊的活也就比較穩定。
趙金枝的要求也不高,在她上大學這個期間,能穩定這樣就行了。
不過,有的人並不樂於現狀,比如雷秀珍。
雷秀珍見關翠三天兩頭回來拿衣服,而且每次拿都是大大小小几包,不用想也知道她地攤生意肯定不錯。
雷秀珍把關翠每次拿的衣服數量都記了大概,以關翠拿衣服相隔的時間,平均下來五天回來拿一次,一次是150件到200件不等。
就按照一次拿150件來算吧,五天平均下來一天要賣出去30件。以一件掙5毛錢來算,一天至少能掙15塊錢。
15塊錢一天,一個月下來是多少錢?
雷秀珍算了半天也沒算出來,只知道自己一個月也就掙四五十塊錢。也就是說,自己累死累活幹一個月,人家關翠幾天就掙上來了。
這樣一想,那不平衡的心理就上來了。
這週末,趙金枝回來的時候,雷秀珍就毫不猶豫的找了趙金枝。
“三嬸,您找俺有啥事?”趙金枝剛到家就被雷秀珍單獨拉到屋裡,看上去有什麼事似得。
“花,你先坐下,嬸給你衝杯蜂蜜水潤潤嗓子。”雷秀珍先討好一下。
“不用了三嬸,俺不渴,您有啥事就說吧,俺還有事要去跟工人說呢。”趙金枝說。
“啥事呀?”雷秀珍好奇。
“人家給俺介紹了一筆生意,是做家紡一類的,俺打算接下來,從技工中抽幾個人來專門做家紡這一塊。”
又接到新的生意,趙金枝面上是掩飾不住的開心。
“家,家紡是啥?”
“就是床上的被單被套這些,包括窗簾之類的。”
雷秀珍一聽,沒興趣,“這些玩意能掙啥錢啊,那家家戶戶一件床套縫縫補補都能用幾十年,俺瞧著不太行。”
“俺接的那些可不是咱鄉下用的那些,反正到時候三嬸就知道了。對了,三嬸到底有啥事您趕緊說,俺事情多著呢。”
“哦,是這樣的,咱鄉下辦了個集市你知道不?”
“俺聽說了,據說還挺熱鬧的。”
“可不是嘛,十里八鄉的人都聚在那一個集市上,每次逢集的時候人擠人都擠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