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暈車確實怪難受的。”陳紅霞說。
“俺聽說啊,這暈車不算啥毛病,多坐幾回就好了。”關翠說。
“真假的?”雷秀珍稀奇的問。要是多坐幾回就不暈了,那她寧可遭幾回罪,換個以後都不暈車。
“四嬸說的沒錯。很多人一開始都暈車,但是多坐幾回習慣了就不暈了。”這句話是趙金枝說的。
“要真是這樣的話,俺以後跟二嫂得多來城裡轉轉,沒準哪天也就不暈車了。”雷秀珍說。
“俺還是算了吧。”陳紅霞不習慣進城,因為到這邊就哪哪都分不清,看著人山人海,她有點頭大,“俺瞧著城裡那麼大,遲早得走丟了。”
她還是喜歡鄉村那種地方,走哪都是認識的街坊鄰居,也不用擔心走丟了。
“瞧瞧二嫂這點出息,這才多大點地方你就怕了?那將來羅小子把你接到京都去,你還得嚇的不敢出門呀。”
雷秀珍這話說出來,就被關翠用胳膊肘抵了一下,她也立馬意識到自己說錯話了。忘記羅東昇前陣子跟人家別的姑娘訂婚了。
雷秀珍張了張嘴,真想抽自己兩下。
關翠乾咳了兩聲,想說點什麼把話題岔開,一時間又找不到合適的話題。
陳紅霞覷了自家閨女一眼,正好這時看到一個地攤有買衣裳的,她便指著那邊,說:“花,你瞧那邊有賣衣裳的,咱要不要過去瞧瞧?”
畢竟她們也要做衣服生意,可以先過去摸索一下行情。
趙金枝對衣服還是感興趣的,忽略了那一瞬間不佳的心情,幾個人一起去了賣衣服那邊。
賣衣服的老闆是外地人,聽說這邊開大集市,特地從外地趕過來的。
衣服的品種不是很多,基本上就是一些呢大衣和褲子,還有棉鞋。
關翠在衣服堆裡轉了一圈,挑了一件灰色的呢大衣問賣家,“老闆,這件呢大衣咋賣呀?”
老闆是一位中年婦女,看到有人詢價,熱情滿滿的過來,“這位大妹子可真有眼光,隨手一挑就挑了一件今年最時髦的款式。而且這件呢大衣的尺碼跟你這身段剛合適,要不試試看再談價格咋樣?”
老闆個子小小瘦瘦的,樣貌也不怎麼樣,沒想到做起生意這般巧舌如簧,這讓關翠幾個人對她都刮目相看。
關翠說:“不用不用,你就告訴俺多少錢就行。”
“俺瞧著這衣服特適合你,就給你便宜點,六十一件。要是換做旁人的話,起碼要賣六十五。”
關翠當然沒有打算要衣服,純粹就是摸摸價格。而且這衣服到大花那衣服面前差太多了,價格還不便宜。
她湊到趙金枝身邊說:“大花,這些衣服到你那衣服面前可差遠了,價格還不低呢。”
“這種報的都是虛價,還下來也就四十來塊錢。”趙金枝說。
“真假的?水分那麼大呢?”相差十幾二十塊,這水分太嚇人了。
“這種布料基本上也就這個價。”
“原來如此。還是你懂得多,換做咱們外行來還價,能還個五塊錢算膽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