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金枝袋子裡一共八盒,除去一盒被嘗過的,剩下的都被她們買走了;不僅如此,還買了一些銀耳。
走的時候,趙金枝告知她們,如果還需要蜂蜜和銀耳,可以去飯館那邊買。
送走了她們,趙金枝不好意思的對金姐說:“本來打算送一盒給金姐嚐嚐的,結果這麼不巧都被買走了。”
“你可別再送俺東西了,上次送了兩朵白木耳,俺這心裡到現在還過不去呢。”
金姐今天才知道,那白木耳居然要賣到一塊五一朵,那麼上次金妹子給的兩朵白木耳豈不是要值三塊錢。
人家給她帶來掙錢的機會,她已經很感激,哪裡還好意思收人家東西。
“都是俺自己養的,不花什麼大本錢,俺還送得起。”
“你可別這麼說,即便是自己養的,那也是花了心血的。”
這倒是不假。
為了這些蜜蜂,她也沒少操心。前期擔心能不能成功,每天往山裡跑;等成功了,又擔心下雨了蜂箱會不會漏雨,下雪了蜜蜂會不會冷,颳風了會不會把蜂箱給刮跑了……
至於被蟄的遍體鱗傷就不說了,一說都是為了生活。
話題重新回到衣服上,金姐告訴她,之前的四件衣服都早已經賣出去了,今天帶來的也賣出去兩件,所以只剩下兩件了。
“妹子,你這衣服這麼搶手,你可得抓緊時間。昨個還有個客戶跟俺約了這幾天過來,估計來了這兩件也就不剩了。”金姐跟她說。
“俺也想抓緊時間,可是俺家裡就一臺裁縫機,想快也快不了。”
要說著急,沒有比趙金枝自己再著急的了。要知道,一件衣服就是翻雙倍的賺,她能不急?
她恨不得自己有三頭六臂才好。
“哎呦!這一臺裁縫機哪能行呢!你得多弄幾臺才能做的快呀。”
衣服這麼搶手,得趁熱打鐵才能掙到票子。
“這不是剛上手,手裡也沒有那麼多的錢,所以就先買了一臺。”
“這樣,你要是好弄的話,俺把俺家那臺裁縫機借你拿回去用,別給俺弄壞了就成。”
金姐倒是爽快,主要是衣服多了,她才能掙得多。
就她這些衣服掛在這裡,一天照少了說,三件是好賣的。而且衣服好看,人家傳的也快,生意就會越來越好。
一天賣三件,她可以掙六塊錢,一個月掙一百多塊,這簡直就是撿錢呀!
趙金枝想了一下,現在家裡有三個人做,她畫樣,老母親幫忙剪,剪完了她做,做完了關翠和老母親一起縫製。
如果能多個會踩裁縫機的人,就可以把她省下來只負責畫樣,這樣兩臺裁縫機做,肯定是要快很多。
可關鍵是,學個裁縫機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而且裁縫機借回去都沒地放。
“還是算了吧,俺先慢慢來。”
“這掙錢的事,哪能慢慢來呢?要知道年底是賣衣服的旺季,誰家過年不打扮漂漂亮亮的走親訪友?”金姐替她著急,“俺跟你說,過了這個年,別說衣服了,啥啥都不好賣。”
“可是……”
“你別把俺的裁縫機放心上,俺也是為了多掙幾個錢才借你的,所以你千萬別當回事,反正擱在家裡也是隔著。”
金姐誤以為她是不好意思借裁縫機,但事實上趙金枝只是想說家裡沒人會裁縫機。
不過她考慮一番,要不就先借回去讓老母親和四嬸學著?
反正做衣服這條路還長著,如果她們能學會裁縫機,以後可以幫她幹活掙工資。
這麼想,趙金枝就把裁縫機給借了。不過走之前要把賬結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