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婆子沒好氣的睞她一眼,“吃吃吃,就知道吃,你下午不是剛吃了雞蛋和山芋嘛!”
“俺都餓了三天了,這腦袋被三花那丫頭揉了到現在才不疼,不然床都下不來呢。”金枝揉了揉腦袋。
“喲~大花這河可算是沒白跳,跳一回把身子骨都給泡的金貴了。俺看你以後也甭叫金花了,乾脆就改名叫金貴得了。”說話的人是趙金蘭,語氣陰陽怪氣不說,就連架子都是高高在上的。
金枝拍手,特來勁的樣子,“俺覺得堂姐這個提議不錯呀,沒準改了名俺很快就能招到上門女婿了呢。奶,你說是不是?”
金枝興高采烈的對趙婆子問道。
她原本正愁著沒機會改名,沒想到趙金蘭如此知她意,真是太好了。
“廢話,你堂姐是大學生,她說的哪個字沒道理了?那十幾年的書是白唸的麼?!”有關於趙金蘭,趙婆子開口的語氣明顯就軟和了許多。
金枝在心裡翻了個大白眼,反正在趙婆子眼裡,趙金蘭拉泡屎都是香的。不過這跟她沒關係,先把名字改了再說。
原主按理來說已經不在了,她現在是另一個人,所以改個名應該算不上對原主不敬。
“對對對,堂姐說什麼都對。”趙金枝只管拍馬屁,“所以,奶這是同意俺改名了是吧?”
陳紅霞心裡著急,哪能讓漂漂亮亮的閨女改個男人的名字呀!她冒著捱罵的風險,走到趙金枝旁邊,低聲的提醒:“大花,你一個姑娘家,改個男人的名字不大好吧?”
金花算是數一數二的好名字了,這都沒招到女婿,要是改個‘金貴’……人家光是聽這名字估計就沒興趣了。
趙婆子頓時就跳過來開口大罵,“你算個什麼東西?老孃跟娃子說話,有你什麼事?當真是老孃讓你們過的太舒坦了,半死不活的人都敢來插老孃的話了。等老孃這兩天騰出空子來,不讓你們一個個張張記性,你們怕是忘了老孃的厲害!”
陳紅霞被罵的頭都不敢抬。趙大全見媳婦被罵,上來把她拉到身後去藏著,他好聲好氣的對趙婆子道:“媽,大花一個姑娘家,改個金貴的名字確實不太……”
‘合適’倆字還沒說出口,就被趙婆子給打斷了,“你懂什麼?!整天就知道跟你那個賠錢貨媳婦後面摻和,遲早被她帶進水溝裡淹死。一個個沒文化的東西,沒文化就算了,還要跟著瞎摻和,當俺家大學生是白唸的是不是?!”
眼看因為改名害的爹媽捱罵,金枝忙站出來,“爸,俺沒要改叫金貴,俺要改叫金枝。”
“啥……金枝?”趙大全一臉困惑,覺得這個詞有點生。
“沒錯,就是金枝玉葉的意思。你們不懂,但是堂姐肯定懂。對吧,堂姐?”趙金枝最後那句是對趙金蘭問的。
趙金蘭沒想到只讀到小學三年級的趙金花會想到‘金枝玉葉’這麼有含義的詞,心裡當下就嫉妒了起來。心不甘情不願的扯了下唇角,諷道:“怕只怕你沒那個命,最後變成枯枝爛葉可就好笑了。”
“沒事沒事,反正咱家有堂姐這樣一個有才華的大學生,大不了再請堂姐給重新取一個就是了。”趙金枝笑嘻嘻的說道。
趙金蘭不瘟不火的撇了她一眼,轉身就去吃飯了。
這會金香和金玉姊妹倆已經把飯都盛上桌了。吃的是玉米麵衝的稀飯,蒸的山芋,還有幾個粗麵饃饃。
和平時一樣,除了只有上工的人才能上桌吃飯之外,還有就是趙金蘭和趙金枝他們倆能上桌。其它人,都是等人吃完了才能吃。
趙婆子給每人發了一個紅薯,半個饃饃,由於是晚上,吃完飯不用上工,所以吃的就少。
老三家兒子趙金山今年已經九歲了,因為長期營養不良,個頭比同歲孩子要矮小不少。
這會看著人家手拿香噴噴的饃饃,餓的直吞口水。
老趙家的規矩,不滿十歲的孩子一律沒有乾貨吃。
所謂的乾貨,也就是饃饃這種糧食做的經餓的東西。偶爾能有個紅薯或者土豆吃,沒有的話,就光喝一點稀飯水。
老三媳婦雷秀珍見兒子餓的咽口水,再看看只顧自己吃的趙大富,心裡是直冒火。她乘人不備,在趙大富板凳上踢了一下。
趙大富正端著碗喝稀飯,被她這麼一踢,手上一晃,碗裡的稀飯灑了出來。
趙婆子眼珠子一瞪,“怎麼著,嫌飯不好,不想吃啊?不想吃放著,有的是人吃。沒用的東西,吃個飯都吃不好,真不知道老孃上輩子造了什麼孽,怎麼就生了你們幾個沒用的東西。”
其它人都已經習慣了趙婆子罵罵咧咧的性子,這會見怪不怪,只顧埋頭吃飯。這邊吃著,還得把褲腰帶管好了,一不小心把飯吃完了,媳婦和孩子就得餓肚子了。
趙大富被媳婦踢了一下,也想起來之前跟媳婦商量的事了,他擱下手裡的飯碗,清了清嗓子,“那個……娘,人家都說俺家金山個頭比同年人又矮又瘦,您看能不能也給他分個半個饃饃吃?這男娃子不比女娃子,將來要討媳婦,還得養家餬口,要是長不高的話,幹活幹不過人家,人家姑娘也看不上。”
“俺說怎麼拿個碗都拿不住呢,原來是肚裡有想法了!”趙婆子狠狠的瞪了雷秀珍一眼,剛才雷秀珍踢趙大富的時候動作不小,一向猴精似得趙婆子又怎麼可能沒瞧見。她擱下碗,繼續說:“想吃饃饃倒也不是不可能。”
這話說出來,所有人都是齊刷刷的抬頭看向趙婆子,然後是面面相覷。
難不成趙婆子善心大發,捨得把糧食拿出來吃了?
每個人都在心底思量的趙婆子的話意,屋內一時安靜的針落可聞。
“老孃先把話給撩在前頭,俺家那倉庫屋裡還有三十斤粗麵,兩斤細面,三斤大米,黃豆一碗,花生兩碗。全家老少都在這坐著了,你們說,這些糧食要怎的分配才能捱到收小麥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