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方說:“那個張熠,出生於農村,透過讀書、考學,一步步爬到今天這位置。但他找了個好老婆,他老婆是搞銷售的。生意做得風生水起,在全國都有連鎖店。”
這麼說,他家裡的確有錢,他不是貪官啊?差點被若葉誤以為是貪官,而去找他算賬。幸好,她找人調查了。不然,冤枉了好人,還鬧出笑話來。
然而,張熠和以廷之間,有沒有牽連呢?
經過崔鴻偉這事後,若葉的心上,像綁了一塊鉛,一直沉著。
為此,她認真地回憶了自己這二十多年的人生。
從小,她都很要強,很獨立。因為她深知,她沒有可依靠的大樹。她就是那個沒傘的孩子。所以,她總是努力頑強地拼搏、奮進。她沒時間傷感,沒時間哀嘆人生。
她的人生,活得沒有溫度。
她對別人沒有溫情,也不屑於誰的溫情。她不市儈,不阿諛,但她與人的交往,唯有利和弊。她總是趨利避害。有利的,她就做(不是不擇手段);無利的,她退避三舍。
她的世界,只有黑白灰。
不管是親情、友情,還是愛情,帶給她的,都是無盡的傷害和失望。她越來越沒有人情味,越來越缺乏共情能力,越來越不善解人意。
書俊的到來,就像一道曙光,給她灰暗的人生,注入了亮麗的色彩,讓她懂得如何去愛。
她和以廷,都不懂得愛,僅憑著熱情和感覺,勉強在一起。就好像飛蛾撲火,傷害了別人,也灼傷了自己。
週末,晚上,她帶著書俊,主動去母親家。她剛從菜市場回來,還沒換衣服。見若葉和書俊來了,她忙去換了身乾淨衣服,略帶羞澀地從臥室出來。
她一直不敢直視女兒的眼睛。她的眼睛裡,藏著一顆尖利的毒刺,隨時會伸出來,冷不丁蟄她一下,心痛又心酸。對她,她始終滿懷歉疚,難以彌補。
如果可以,她願意放棄一切,來找回失去的時光。關鍵是,不可以啊!
她不知他們為什麼來,也不好問。就拿出慣常的待客方式,首先問的,就是對方吃飯沒有。
“沒有呢,到你這蹭飯來了。”若葉突然對她撒嬌,令她渾身不自在。她抬起頭,愣愣地看著女兒,不自然地微笑。
“好,我馬上做!”她喃喃地說,繫好圍裙,走進廚房。她又折回身,想起還沒給“客人”倒茶。到客廳,她看到若葉已拿著茶壺接水了。
她一陣欣喜:女兒跟往日不一樣了!她為何突然變了?
於是,她又回到廚房。
“媽,我回來了!”雨欣清脆的聲音從門邊傳來,大概看到她姐了,又聽她激動地喊道,“嗨!姐,姐夫!你們來了?”
“你幹啥去了?穿成這樣?”若葉問她妹。
一放假,雨欣就像只蝴蝶一樣,到處飛。今天和這個同學出去,明天和那個閨蜜一起。看電影,打遊戲,做運動,唱歌……彷彿沒有空歇時。
今天下午,她吃了午飯就出去了,跟同學打羽毛球。
與她姐打完招呼,她蹦到廚房。看她媽在做飯,“呼”地從背後抱住母親,在她臉頰上親一口。“媽,做什麼好吃的?”
“唉!走開!”海蓉故意裝出厭煩的樣子,一把推開女兒,“就知道吃!幫我剝幾瓣蒜。”她指著菜籃裡的蒜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