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極目標
給你三年時間,讓一個國家富強,你能做到嗎?宇文邕明確地表示,我能,而且完成得非常出色。
從建德元年到建德三年,宇文邕用這三年時間,從這四大方面入手,全面推行國家改革,最終使得北周王朝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而這一時期,不僅是北周最為輝煌的時期,同時也是南北朝晚期最為輝煌的,而周武帝本人,也是南北朝晚期最為傑出英明的帝王,沒有之一。
宇文邕的個人能力,如果我們按照百分制打分的話,起碼80分。也許你覺得這個分數可能有點低,但是我想說,中國歷史上超過一半的皇帝,他們連60分的及格分都達不到。
而這四大方面的政改措施,其實都是為了宇文邕另外一個偉大的目標而服務的,這個偉大的目標也是真正讓周武帝得以名垂千古的,這個目標就是——統一。
統一這個詞,在那個時代幾乎已經被人忘卻,因為從東漢末年以來,唯獨西晉有過一段短暫的統一,除此之外,有三百多年的時間,都是處於分裂割據的狀態,“你方唱罷我登場”是那個時代最真實的寫照。
而這一時期,有很多人為了統一做出過自己的努力,其中不乏雄才大略的歷史人物,比如曹,比如劉裕,但是他們最終都失敗了。於是,很多人只顧醉生夢死,都是過把癮就死,最多不過是完成區域性的統一,能做到保境安民就已是難能可貴,誰又敢奢求天下一統呢?因而,統一對於他們來說,那是遙不可及的。
而宇文邕不甘於平凡,他知道自己的目標絕不僅僅是富國強兵,統一大業才是他的終極目標,他的眼光已經不僅僅侷限在北周帝國之內,他已經把目標瞄準整個中原大地,他首先瞄準了北齊。
正如北周的前身是西魏一樣,北齊的前身叫做東魏。還是在宇文泰執政的時候,西魏和東魏就是一對生死冤家,東魏的國力雖然高於西魏,但是雙方始終誰都沒把誰吃掉。而當時東魏的掌權人叫做高歡,高歡和宇文泰,不僅是一對生死冤家,更是一對絕代雙驕,雙方發生多次大規模的殺伐征戰,可謂精彩紛呈。後來,高歡和宇文泰雙雙病逝,他們二人的後代也隨之改朝換代,東魏變成了北齊,西魏變成了北周。
我們來簡單羅列一下北齊的歷代皇帝的戶口檔案。
奠基者:高歡
如同宇文泰一般,高歡雖然不是皇帝,但卻是實際上的國家領導人,北齊建立之後,諡號神武皇帝。
奠基者:高澄
高歡死後,高澄作為長子,繼承了父親的爵位,但卻在一場神秘的刺殺事件中遇刺身亡,北齊建立之後,諡號文襄皇帝。
開國皇帝:高洋
高歡第二子,高澄死後不久,即公元550年,篡位稱帝,國號齊,史稱北齊,諡號文宣帝。
第二位皇帝:高殷
高洋長子,在位一年被廢。
第三位皇帝:高演
高歡第六子,廢黜侄子高殷稱帝,在位一年,諡號孝昭帝。
第四位皇帝:高湛
高歡第九子,後退位為太上皇,諡號武成帝。
第五位皇帝:高緯
高湛的嫡長子,史稱北齊後主,是歷史上著名的昏君,也是我們下文要著重敘述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