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日後,西碭郡。
一座巨大的山峰倒懸在天空,形成一幅奇景。
這裡就是三宗之一的懸空寺。
寺如其名,是真的倒懸在天空。
這是懸空寺祖師佈下的無上陣法,將整座山峰託於天上。
據說他在立下懸空寺時,還傳下一句話:“當你正眼看不清這世界時,不妨倒著去看。”
這裡也是大晉皇朝所有佛門的朝聖之地。
這時候, 一道淡金色的佛光從山峰裡飛出,一路向下,穿梭進雲層裡,向東而去。
“阿彌陀佛,一個小小的靈樞觀也敢欺我懸空寺。老衲此去,定當覆滅其山門,匡扶我佛門威嚴。”
佛光裡漸漸露出一名鬚髮皆白的大耳和尚。
他是懸空寺普字輩的第一人,名為普智禪師。
而他所去的方向, 正是東陵郡的涿光山。
這位三宗之一的懸空寺, 經受靈樞觀一再挑釁,如今終於是動真格了。
普智常年在宗內坐關,輕易不會出山,現在竟然為了靈樞觀踏出寺門。
而他的修為也已經超越法相境,踏入道身境初期。
佛光收斂,遮去了痕跡,一路疾行出千里。
然而,正在這時,天空裡亮起一彎潔白的月亮。四周一下子暗下來,月華撒下,擋住了去路。
“嗯?彎月道法!?”
普智面色一驚,自半空裡顯現出身形,一臉警惕的望向前方的彎月。
隨即,只見一位鶴氅翩翩的道人,在彎月虛影裡露出面容。
“太一仙門!度陰真人!”
普智的眼眸裡滿是凝重。
這位披著鶴氅,樣貌略顯年輕的道人,笑吟吟看著他, 問道:“原來是普智禪師,不知道此去是哪裡啊?”
普智絲毫不敢大意。
此人看著和藹,看著年輕,但是普智十分清楚,此人正是太一仙門不世出的老怪,以一手太**法名震天下。
“度陰真人,老衲此去乃是為了剪除得罪我三宗的靈樞觀清徽,不知道前輩攔在這裡,是何用意?”
普智猶豫了一下,說道。
度陰真人將手收攏進衣袖,笑道:“普智禪師何必明知故問,區區一個靈樞觀何時也能放進我三宗的眼裡。”
“倒是本真人聽說,那覺遠老和尚擒住了我清涼峰的度厄。”
“所以本真人才不得不出此下策,候在這裡,就是要勞煩禪師以身作質,換回我那可憐的師弟。”
普智霎時間臉色一變,旋即掉頭就跑。
然而,四周瞬間升起無量月華,只見原本懸空的彎月一下子變大,眨眼覆蓋了這片區域。
普智被月光所攝,僵立在半空。
旋即,只見月華灑落,那彎月如在月光中徜徉,快速碾過普智站立的位置。
然後,巨大的彎月一縮,變回度陰真人的模樣。
他輕輕攤開手掌,只見掌心裡已經出現一位縮小了無數倍的和尚,被一束束瑩光束縛。
這和尚……正是普智!
度陰微微一笑:“請恕本真人失禮了,勞煩禪師陪我走一趟!”
說話間,他身形一晃,收了無邊黑暗,消失在半空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