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讓這十五個孩子齊刷刷跪下給花捲磕頭,花捲趕緊攔下:“別,不用給我磕頭!”
這些孩子一個個面黃肌瘦,高矮不一,看不出是男孩女孩,手指頭凍得像小胡蘿蔔,拘謹地扯著褲腿,他們正睜著大大的眼睛直勾勾看著花捲。
花捲一陣心酸,她問麗娘:“他們都吃過飯了嗎?”
麗娘說:“回花老闆,都已經吃過飯了。他們的衣服也正在趕製中,很快便能換上新衣服了。”
花捲點點頭,對孩子們說:“只要你們跟著麗娘好好學習,以後都可以自力更生。”
花捲又對麗娘說:“女孩子你帶走,男孩子就讓麥冬帶著吧。”
考慮到新來了這麼多孩子,花捲去倉庫拿了兩個大帳篷和十五床床墊和棉被,把他們安置好。
難民裡有一位秀才,平日干不了體力活,這邊蹭吃那邊蹭喝,花捲讓他來專門負責教孩子認字。
花捲小學堂正式成立了。
接下來的日子,早上認完字後,女孩們跟著麗娘學刺繡,男孩子們則跟著麥冬學習認草藥。
半大的孩子,經歷了洪災、逃荒、被賣,九死一生,他們都無比珍惜現在的生活。
隨著冬衣陸續交貨,花捲繡坊在城裡開啟了市場。
特別是元宵節燈會那晚,眾多貴女們穿著改制的冬衣,驚豔了所有人。
繡坊的訂單激增,可惜人手有限,麗娘只能婉拒了一些。
城裡的其他成衣店看見花捲繡坊的生意如此紅火,也紛紛開始仿照她們的樣式製作冬衣,倒也賣出去了不少。
花笙向花捲抱怨:“他們怎麼可以未經你的許可就做這些衣服呀,這就是抄襲!”
花捲笑笑:“這又不是咱繡坊的獨門秘籍,他們如果有本事就做去好了,哪能管得了他們呀!”
然而,儘管外觀相似,這些仿製品卻始終難以達到繡坊的保暖效果和精美的繡工。
顧客們很快就發現了其中的差異,紛紛抱怨那些仿製品穿起來並不舒適,保暖效果也不佳。
終究是畫虎畫皮難畫骨。
於是這些店鋪老闆打起了別的主意,開始挖人。
先是有人找到麗娘,開高價想要挖她跳槽。
“我聽聞你在花捲繡坊,雖為管事,也才拿三十文一天。算下來一個月也只有九百文錢。我們錦繡坊願意出每月五兩銀子,請您去我們那做管事!”
先不說麗娘對花捲的感情,就這五兩銀子,她才不會放在眼裡。
花捲除了每天給她三十文固定工資外,每賣出一件衣服還有提成,年終還有獎金,每日還可以吃上精米飯!傻子才會為了五兩銀子跳槽。
麗娘乾脆拒絕:“抱歉,朱老闆,花老闆對麗娘有恩,麗娘是不會離開花捲繡坊的。”
錦繡坊的朱老闆很是不解:“我知你是逃難被花老闆收留,可是你也不能為了報恩連錢都不要啊!不是我說,這花老闆壓根兒沒有做生意的頭腦!明明這麼好的冬衣,竟然不加緊製衣,把生意都拒之門外!”
麗娘為花捲辯解:“我們繡坊裡的每一件衣服,皆是用心製作,自然耗時,若接下許多單子卻不能按時交付,豈不失信於人?”
他痛心疾首般說:“用不著那麼精細!主要是保暖的效果,誰會在意繡花好不好?要是在我們錦繡坊,定能翻倍了賺!”
麗娘只覺得話不投機半句多,站起身,說:“抱歉了,朱老闆,我這邊還有事,恕不奉陪。”
本以為朱老闆就此打消念頭,沒想到他還不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