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市證券交易所是國家最早成立的證券交易所,比盛海證券交易所還早幾天。
關於兩家證券交易所設立有一個有趣的小故事。
當年盛海市最早向國家申請成立,所有準備工作都完成了,可批文卻遲遲下不來。
深市聽說了也開始籌備,也向國家遞了申請,結果也一樣,批文下不來。
盛海市不敢在沒有批文的情況下開設證券交易所,但深市敢,因為我是特區。
於是深市證券交易所“偷偷”開始營業,算是搶了盛海證券交易所的頭彩。
當然,國家很快下發的批文,盛海證券交易所的批文是在九零年十一月二十六號,而深市批文是十二月一號,盛海終究是國家第一家證券交易所。
深市證券交易所雖然是在九零年十二月一日成立,但早在八八年股票交易就已經開始,那時採用的是交易櫃檯的形式,全部是線下票據交易。
同盛海證券交易所第一批的“老八股”一樣,深市最早進行交易的五家企業被稱為“老五股”,分別是“深發展”、“萬科”、“金田”、“安達”和“原野”。
從九零年十二月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半年時間,可深市證券交易所中還是隻有這五支股票可以交易,所以林雲四人眼前就出現瞭如此一幕:在交易所門口站著近百人,他們翹首以盼,就等開張營業,隨著交易所大門開啟,所有人都衝了進去衝到交易櫃檯前。
“紅馬甲,我吃進一百股深發展!”
“紅馬甲,我賣一百股萬科!”
所謂紅馬甲就是交易員,他們身穿紅色的馬甲杉,不停的為股民們服務。
別看“紅馬甲”們累的要死,但他們是這個時代收入最高的一批人,在別人月薪只有二三百元的時候,這些人一個月已經可以拿到兩三千塊錢了。
交易所好像菜市場,只要沒關門就永遠人聲鼎沸,而在交易所外,同樣有人進行著交易。
人們拿著現金和股票進行實物交易,而且線下的交易量遠比交易所內的交易量多得多。
交易所內只有五支股票,如今國家已經有了六七千家股份制企業,其中不少都發行了股票,也就是所說的企業原始股,當然,企業原始股還無法上市,但有的人賭的就是這些企業未來可以上市。
在前世,一位叫做劉一謙的商人,此人身家百億喜歡收藏,家中藏有大量價值連城的古董,他的財富最早就來源於收購原始股,賭這些企業可以上市,結果他賭贏了,光是依靠這些原始股就賺到了數億身家。
總之,在九一年,盛海市和深市的很多人已經認識到了股票的價值,將股票當做了發家致富的捷徑,在他們心中,只要買到股票就一定能夠賺錢。
林雲當然知道此時買股票能賺錢,而且收益率高的可怕,特別是打新股時期,只要能買到新股,基本上一年內的收益率至少幾十倍,高者更是能到千倍,用瘋狂來形容都不為過。
不過深市證券交易所的下次打新股還要等到明年的八月份。
九二年八月份,深市證券交易所對外宣佈公開發售新股認購證。
所謂認購證是為了防止購買股票過熱的情況,那時一張認購證三十塊錢,只有有十分之一的機率可以購買到股票,國家也希望用這種方式抑制股民太過狂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