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八年六月的港城股市風聲鶴唳,每天開盤就會出現大量拋售的情況,三天之內,恒生指數下跌百分之十,即便港城政府不斷髮聲,似乎也阻擋不住下跌的局勢。
直到國家發聲,要力保港城,這才讓股市下跌的局面稍稍有了好轉。
就在港城的股民們人心惶惶的時候,亞洲衛視,鳳凰衛視等諸多媒體上播放了一條重磅訊息。
金龍公司、國信集團、邵氏集團、金利來集團等七家頗有實力的公司聯合發表宣告,要向股市注入資金,全力保衛港城股市,堅決抗擊西方的炒家。
這條宣告讓很多股民精神為之一振,大公司聯合注資畢竟是好事,同時還有些失望,因為這些公司並沒有多大名氣。
港城的恒生指數是國際知名股市之一,有著二十多年的歷史,如今已經擁有國內外近一百家上市企業。
別看上市企業眾多,但其指數的構成並非是透過全部企業的市值來進行計算,構成指數只有三十家企業,也就是標準企業。
全世界所有股市指數都需要標準企業來組成,比如道瓊斯指數是由三十家企業構成,像可口可樂、福特、百勝,沃爾瑪等企業都是三十家企業之一。
恒生也不例外,二十家企業包括長河實業、新世界地產、邵氏等企業,也就是說,這些才是恒生指數的根基,一舉一動影響著整個股市的變化。
這次宣告公佈的七家企業,只有邵氏集團是標準企業,即使是標準企業,市值規模同那些地產企業相比也差了很多,更不必說另外六家,規模最大的市值也不過十億港幣。
對了,那個金龍公司湊什麼熱鬧?市值最高時才六億港幣,現在都不到五億了,不說可有可無吧,也只能算不足輕重。
所以,這個宣告對普通人來說屬於例行公事,充其量振奮下人心,至於能對市場起到什麼作用,人們並沒報多大希望。
可就在宣告發布的第二天,剛一開盤,原本萎靡不振的股市彷彿注入了興奮劑。
先是這家可有可無的金龍公司股票全線飄紅,只要持有者拋售就立刻被吃進,一天時間上漲百分之十五,成交量突破兩千萬港幣,在食品類企業中成了那個最靚的仔。
不僅是金龍公司,還有邵氏集團同樣全線飄紅,當天漲幅達到百分之十。
國信集團和金利來公司也不甘示弱,一掃之前的頹勢,全部上揚,漲幅紛紛超過百分之十。
幾家公司的上漲充分說明了宣告的可靠性,也讓眾多股民有了更多的信心,但是,這種上漲能持續多久呢?多數人還是不看好。
當天晚上,幾家媒體都對當天的股市做評論,一些專家持保守意見,理由就是這些企業的資金不夠,注資不過是短期行為,用不了三天時間就會“斷供”,那時受大盤的拖累就會原形畢露,股東們也會損失慘重,總之一句話,這種短視行為不可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重返奔騰年代】 【】
“不可取?”
林雲看著電視上侃侃而談的專家露出冷笑,自己手握十億米元,別說連漲三天時間,就是一個月也不在話下。
當然,連漲一個月沒必要,大盤形勢不是由自己能夠決定,還得靠港城政府的託底,自己這麼做,更大的意義還是給予股民信心,同時展現自己的實力。
接下來的一週裡,七家企業,特別是金龍公司的股價節節攀升,無論是誰出貨,都會有人買,統統來者不拒,這下把那些專家們搞蒙了,根據他們的計算,七天時間,總交易量已經接近三千萬米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