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雲走在村中小路上,昨天剛下過雨,道路泥濘不堪,走出幾步鞋子下面就粘了厚厚的泥。
“林總,來,我幫你把泥搓掉!”
王飛村長手裡拎著個小木棍,衝上來要幫林雲搓掉鞋底的泥巴,這是城裡來的大富豪,萬萬不可怠慢。
“沒事,我自己來!”
林雲接過木棍,在鞋底劃拉幾下,一斤多重的泥巴被搓了下來。
林雲站在原地,看著遠方,只見遠處山連山嶺連嶺,雖然此時已是十月份,但山中依舊綠鬱蔥蔥,深吸一口氣,空氣中都帶著泥土和果實的香甜味道。
“王村長,咱們小王村有多少戶人家?”林雲隨口問道。
“一共是二百三十五戶,一千零一十一人,分散在嶺前嶺後。”王飛隨口回答,他做了十多年的村長,對每一家的情況都瞭如指掌。
“人也不少,年輕人有多少?”
林雲又問道。
“嗯,三十多歲的壯勞力有二百多人吧,不過這幾年很多人都出去打工了,畢竟這裡太窮了,靠著種地,一年下來也就勉強吃喝。”
林雲嘆了口氣,“是呀,咱們農民的確是太難了。”
“對了村長,我看周邊有不少果樹,梨子,桃,還有核桃,你們這裡可以搞水果種植呀!”
王飛嘆了口氣,“我們這水果是很多,都不用種,漫山遍野全是,每到豐收季節,地上落得果實比野草還多,可是賣不出去呀。
你們來的路上也看到了,都是土路,我們這雨水多,一下雨,路都走不了,我有時候帶著人趕馬車去縣城賣,顛上十幾個小時,水果都爛了,賣不了多少錢。”
做為村長,他難道不像帶著大家奔小康嗎?當然想,可是人力豈能對抗這茫茫大山?一聲嘆息,道盡了王村長的心酸和絕望。
“是呀!”
林雲站在一處高地,看著前面的茫茫大山,深秋之下,層林盡染,風景如畫,可在當地人眼中,無盡的大山讓他們與世隔絕。
為什麼有愚公移山的傳說?說到底,還是道路不便,古人的煩惱,放在今天依舊如此,甚至更甚。
當今國家,各地都在發展,窮苦的地方沒有辦法,如果不管,只會心生埋怨,久而久之便自甘墮落,對國家的發展很不利。
國家知道這些問題,只是受環境所限,發展更難,於是提出了:想致富,先修路的口號。
可修路需要錢,沒有錢什麼也修不了,國家又沒有那麼多錢。
這就是困局,明明知道癥結所在,卻因為沒錢又無能為力。
林雲理解國家的難處,沒辦法,國家從建立時起就一窮二白,原因不在自己,是帝國主義多年的侵略,讓建國之初的狀況就是一片廢墟。
華國在一片廢墟上建立,沒錢沒技術,只有廣大人民的一雙雙手,億萬雙手,用了四十多年時間一點點將一個貧窮落後的國家建成如今模樣,可以說是奇蹟也不為過。
但萬物發展沒有什麼奇蹟,華國的發展也是如此,所謂奇蹟,只是沒看到無數人的奉獻而已,正是最普通的人奉獻了自己的一切,才造就了一個奇蹟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