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國現代商業史中,網際網路自然是最濃重的一筆,而第一家網際網路企業,便是瀛海威網路技術有限公司。
沒錯,這家企業是國內第一個打出網際網路這塊招牌,董事長張叔欣也是有著國外留學的背景,深知網際網路的重要性。
不過呢,張叔欣的瀛海威公司與十年後的網路公司有著巨大差異,他們的業務很簡單,就是幫助企業透過電話撥號上網,僅此而已。
不過,這個商業模式的根本還在於國家的網路基礎設施建設。
此時國家還沒有移動,也沒有電信,只有一家名為郵電局的國家機關單位。
郵電局,聽名字就知道,掌管郵政與電信,綠色是這個部門的標誌。
每天都有工作人員騎著車綠色的“二八大槓”穿行在大街小巷,然後停在一個綠色的郵筒前面,開啟一扇小門,將裡面的信件拿出,放入綠色的布兜,再騎上車,把這些信件拿回郵電局,分裝後送往全國各地,甚至發到國外,這就是郵政。
至於說電,主要就是電話,誰家想安裝電話得找郵電局,如今個人電話已經開始普及,不貴,安裝一部兩千塊錢,大約是一般工人五個月的工資吧。
用不了多久,郵電局將會被拆分成兩個部門,郵政局和電信局。
兩家公司好比兩個親兄弟,不過待遇不太一樣,郵政局是大哥,業務只有送信收信,賠錢都陪到姥姥家。
後者是小弟,不過很快又接著拆分,最終成為企業,一家叫移動公司,一家叫電信公司,兩家公司每年的利潤以千億計,賺錢賺到手麻。
這麼看起來,似乎大哥吃了虧,但很快,郵政局來了個大招,成立了郵政銀行。
好幾次,這下大哥也牛大了,兄弟二人一起發財……。
好吧,這些是以後事情,在九六年還未發生,主要業務還是送信和裝電話,順帶著也有一些網路伺服器的鋪設。
瀛海威就看中了這些伺服器,透過自己的技術,幫助企業撥號上網,在從中賺點人工費什麼的,至於說上網後的電話費,那屬於郵政局,跟他們一點關係也沒有。
賺錢模式看起來很清晰吧,實際上卻有巨大隱患,因為你這套所謂的技術服務,人家郵電局也會。
整個系統都是郵電局的,你說撥號上網還需要外人插手?當我傻是吧!
在前世,這家在九五年年底成立的,被後世稱為第一家網際網路公司的瀛海威,實際上只存活了一年時間。
九六年年底,郵電局將撥號上網的許可權劃歸給自己,不設外包公司,這算是直接給瀛海威公司來個釜底抽薪,於是,瀛海威倒閉了。
林雲自然知道這段歷史,現在主動告訴對方,也算是給張叔欣女士提給醒。
張叔欣等人也聽出了話中之意,都覺得林雲這話說到了點上。
張叔欣暗道:林雲不虧被人稱為最年輕的企業家,果然有獨到之處。
“林總,您這話正說到點子上,看來您對網際網路也有很深的見解呀,能否和我們聊聊?”
林雲笑了笑,“張總,三年前,比爾蓋茨曾經來過,我恰好同他進行了一場對話,聊過網際網路技術。”
“哦,還有這回事呢?”
張叔欣大吃一驚,對她來說,比爾蓋茨就是神一樣的存在,與他對話的人,那也是行業中的頂尖人物,想不到林雲還同他有過交集。
“林總,你們對話的內容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