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平平無奇的聯歡會結束了,可是隨後卻帶來的巨大風波。
這場風波先是從娛樂圈颳起,很快就席捲到各個媒體上。
有的媒體只是客觀的報道。
“華夏大學的聯歡會聚集多位明星,陣容堪比春節晚會,是誰請來的明星?”
“明星雲集,讓華夏大學的畢業聯歡會變得不再平凡。”
“一場註定會載入史冊的畢業聯歡會。”
以上這些報道不過是客觀的報道,沒有多少強烈的個人情緒,但一些報道就不這麼寫了。
“一場普通的畢業聯歡會竟然請來十幾位大明星,為什麼?”
“是身負責任的棟樑,還是瘋狂痴迷的追星族,我們的校園怎麼這樣了?”
“到底是誰,讓純潔的象牙塔不再純潔。”
從這些報道題目中就可以看出作者有著敵意,背後大半是那些嫉妒正大公司的人再操作。
還有一些媒體就更過分了。
“有錢就能為所欲為嗎?”
這個報道顯然是嫉妒林雲的財富。
“在米國,大學生是不會追星的,因為大學生是社會最有理想的一群人,他們只崇拜自己。”
這個題目就……就很公知了。
“我們國家的教育只能培養出盲目追星的庸才,西方的大學卻能培養出改變世界的人才,這就是我們落後的根本……。”
這個報道一看就是老牌公知的傑作。
此時的林雲正坐在滬市分公司的辦公室裡,拿著報紙正看著關於自己的報道。
宋春濤在旁皺著眉,看了幾篇報道後很是生氣,“林總,這些報道很過分,不行我們告他們,給他們一點顏色看看。”
“不用。”
林雲一擺手,若有所思。
這些報道可以看出一個問題,那就是公知時代已經來臨了。
公知就是一群恨國黨,在他們眼裡,西方社會就是好,吃屎都好,自己國傢什麼都不好,賺錢都是錯。
其實這種人自來就有,只是前些年沒有發聲的機會,如今媒體愈加發達,競爭也愈加激烈,為了爭奪更多的市場份額,很多媒體都聘請特約撰稿人加入。
這幫人沒什麼真才實學,只是看到的比普通人多些,最明顯的是,這幫人多半都到過西方國家,見過所謂的“新世界”。
他們把一些所謂的西方見聞,再配合自己理解寫成文章,一經發表,還別說,真有不少人捧臭腳,這下就出名了,成為了“公知”。
林雲知道,這些所謂的公知在這個時代還真有市場,究其原因,就是這幫人善於編造故事。
最常見的故事有很多,什麼島國下水道能跑車。
德國下水道使用一百年都沒問題,甚至一百年前在國內某城市修建下水道時留下了一整套零部件,專門為後人使用。
這些故事看起來是在表揚西方國家,實際上卻是貶低自己,目的就是告訴其他人自己不行,永遠比不過人家。
其實這些故事存在邏輯上的硬傷,一看就是假的,甚至是胡說八道。
還德國下水道一百年都能用,一百年前的城市不過幾十萬人口,一百年後是數百萬,難道當年修建下水道時就想到百萬人口的需求量?這符合邏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