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子監御書樓藏書萬冊,一夜燒燬讓文臣們痛心疾首。
京畿衙門已接手火場,卻被錦衣衛趕了出來。龔鐵親自上了朝:“錦衣衛查明,昨天晚上,負責看守國子監御書樓的謝百戶照例進樓巡視。他應該是不慎摔了一跤,手中燈籠摔落,引發了火災。謝百戶摔得昏迷過去,等他醒來時,火勢已無法撲滅,他也因此沒能逃生,葬身火場之中。”
一跤摔出場大火。罪責卻隨著謝百戶喪命無從追索。朝堂上一片唏噓。
“著工部重建御書樓。撥專銀從民間收集書籍以充實御書樓。傳朕旨意,各地書院藏書所在之地入夜之後,不得有明火。”
百官高呼萬歲英明的聲音中,許德昭在冷笑。
這世間的事情最怕一個巧字。好巧不巧,那個倒黴的摔暈在御書樓裡的禁軍,就是他安插在禁軍中監視陳瀚方的謝百戶。
他望向皇帝之下的第一人內閣首輔胡牧山。胡牧山的口型說出四個字:蜉蝣撼樹。
謝百戶是蜉蝣,誰是參天大樹?許德昭覺得不可思議。見胡牧山竟然一副“不用謝我提醒”的神色,他差點氣暈過去。
下朝之後,許德昭進宮探望太后。
春來花盛,每天都有無數新鮮的花枝送來。許太后正在寢宮中教彭昭儀插花。
見承恩公到來,彭採玉懂事地向太后福了福,藉口去園子裡再尋幾枝開得好的桃花,緩步退了出去。
還未走出門,許德昭迫不及待的聲音透過垂下的紗帳傳進了她耳中:“皇上令人放火燒了御書樓。”
彭採玉的腳步停了停。皇上為何會放火燒御書樓?少女心性讓她對皇帝的所有事情充滿了好奇。她左右睃了眼,宮女們都立在門口侍侯。太后身邊的梅青一早出去辦事。她悄悄藏在了帳子後面。
“可惜陳瀚方早走了一步……”許德昭有些遺憾,“娘娘,皇上應該早就從胡牧山嘴裡知曉了陳瀚方行為古怪的事。他一直沒有動靜。為何昨晚會突然令禁軍放火?”
不僅如此,還特意殺死了自己的眼線。年輕的皇帝是想警告自己嗎?還是說皇帝已經隱約知曉了當年的事情?
“燒得好。照哀家的意思,早就該一把火燒了。你偏好奇那賤婢給陳瀚方留了什麼東西。”
寥寥幾句對話讓彭採玉的心都快蹦出來了。她不敢再偷聽下去,快步離開。
承恩公對祭酒大人沒能葬身火海分外遺憾。而太后更恨不得祭酒大人死。皇帝火燒御書樓,難道也想要燒死祭酒大人?
難怪進宮之前,祭酒大人一再叮囑,莫要讓人知曉送她進宮的人是他。還有那個令人驚豔的婢女霏霏。她的舉止與聰明,怎麼看也不像是個普通人。一進宮就刻意露臉,讓皇上移不開眼去。
如果被查出送她進宮的人是祭酒大人。她會是什麼下場?彭採玉白著一張臉在御花園外停住了腳步。
她心情複雜地掃了眼隨行服侍的宮婢。她沒有帶穆瀾隨行,是因為陳瀚方意味深長地告訴過她,明珠藏於匣,時侯不到,不宜過早顯露光芒。奶孃和她都以為藏著霏霏,是為了將來失寵時推她出來固寵。
那天霏霏去打聽皇上的訊息,藉口去園子裡剪花。結果譚公公就遇了刺……皇帝太后和承恩公都似乎想讓祭酒大人死。而自己卻是他送進宮中的。這件事只需深查,她就一定瞞不住。彭採玉越想越害怕,再沒有心情逛園子剪桃花,帶著宮婢急步趕回了永壽宮。
彭昭儀照例去給太后請安,永壽宮很清靜。
剛下朝,皇帝就來了永壽宮等侯彭昭儀。貴人們的第二輪雨露均分才輪到一半,皇帝又想起了彭昭儀。主子受寵,奴婢們的日子也會水漲船高。永壽宮人們的臉上浮著喜色。皇帝吩咐不用去太后處打擾昭儀盡孝,宮人們只得小心服侍著。
無涯坐在寢殿中擺出品茶等人的模樣。隨口點了“讓那個手巧得了賞的宮人前來服侍。”穆瀾託著茶在眾人豔羨的目光中去了。
行到門口,春來總算見到了她的真容,一吸氣,嘴巴張得比雞蛋還大。他機械地打起簾子,激動得心被油潑了似的,滋啦作響。老天爺呢,皇上這麼急趕來永壽宮。原來這裡有個長得像穆瀾的姑娘!那鼻子那嘴巴,可不是一模一樣麼?只差彭昭儀那樣的眉毛……春來懂了。看看昭儀的眉,再看看霏霏的嘴鼻可不就湊出來了?春來小公公猥瑣地偷笑著。皇上豔福不淺哪,想一個來了一雙。這事可得在秦剛面前顯擺顯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