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測試法器實用性的陣法分為三種,第一種是攻擊型陣法,攻殺能力極強,需要煉器師將法器煉製成防禦能力出眾的保護型法器。
否則法器一旦崩解,考核便會判定為失敗。
第二種是防禦型陣法,沒有攻殺能力,但固若金湯,隔絕萬物,需要煉器師煉製出攻殺能力極強的法器,才有可能攻破其防禦。
否則若是兇獸難以寸進,遲遲拿不下陣法核心,考官們經過商議之後,達成一致意見,便會判定考核失敗。
第三種是攻防兼備的陣法,需要煉器師煉製出綜合能力過關的法器,既能抵禦陣法傷害,又能攻破陣法防禦。
前面兩種陣法雖然也曾斬斷無數人的高階煉器師之夢,但相較於第三種,起碼還有突破的方向,只要往固定方向努力,多考幾次,說不定就透過了。
而第三種陣法沒有任何捷徑可言,考核的就是煉器師真正的水平。
煉製出攻防兼備的法器本身就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情,關鍵是還得與陣法對應起來,法器的攻擊要能打破陣法的防禦。
法器的防禦要能抵擋陣法的攻擊,稍有差池,一切努力都將作廢。
似乎也是考慮到第三種陣法對煉器師考核要求較高,所以相對應的陣法威能也會下降一些,而且每次考核只有大概一兩個“幸運兒”會抽取到第三種陣法,算是比較人性化的設計。
另外,在法器煉製完成之前,考核者並不知道自己將會面臨怎樣的陣法,因此有的人會選擇賭一把。
若是賭對了陣法型別,考核透過的機率起碼也得翻上一番,因為不需要對法器進行太多的修改,但若是賭錯了,這次考核基本上也就和他沒關係了。
大多數人會選擇比較穩妥的方式,把自己煉製出來的法器控制在可以更改的範圍內,等陣法型別出來後,再依據陣法進行修改。
但這種修改是極為困難的,涉及到的因素太多。
首先,同樣是攻擊型陣法,其攻擊方式和能量構成都是不同的,如果不進行針對性的更改,失敗的機率極大。
其次,配合測試法器的兇獸也是不同的,肉身狀況,行為習慣,性格特點都有或多或少的差別。
甚至曾經出現過這樣一件奇事:某個天才煉器師參與高階煉器師考核,抽中了一個攻擊型陣法,修改後的法器品質極高,且極為契合兇獸。
所有人都覺得他十拿九穩,結果,那隻兇獸在法器的幫助下一路闖過去,眼看就要取走陣法核心,卻突然嗚咽一聲,夾著尾巴跑了。
後來問起原因,原來是這兇獸性子比較膽小,面對陣法的攻擊心生恐懼,做了逃兵。
但考核結果擺在面前,這位天才煉器師就算不服,也只能認栽。
還有另一件類似的事:某個煉器師抽中防禦陣法,煉製出極具攻擊性的法器,裝備到兇獸身上後,它一路過關斬將,突破陣法層層防禦,距離陣法核心只差半步。
所有人都覺得這鐵定是透過了,但事實卻讓他們錯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