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彥不禁有些頭疼,這場面十多二十年來他見到了幾百上千次,有時做夢都是兩位長輩在爭論…
冤家啊!
“哎…老師,楊老前輩,此時不是爭論的時候,倒是想個好聽的名兒啊!”劉彥趕緊將二人拉開。
蘇林目瞪口呆地看著這一幕,沒想到,兩位德高望重、氣勢如虹的老前輩,竟然有這麼孩子的一面…
“哼,今日便不跟你爭論!”
鄭公一扭頭,鬍鬚朝天。
“哼,姑且不跟你吵!”楊老胡須一甩。
不一會兒,二人卻是又開始爭論起來,卻是因為這名字。
鄭公認為,叫“濟世基金會”好一些,而楊老,堅持要用“安邦基金會”,理由是這些錢不光用來濟世救人,還拿來軍用、政用,端得安邦定國。
蘇林和劉彥不禁一陣頭大,最後任由二老爭執,劉彥在一旁說起蘇雲的往事起來。
大概過了一刻鐘,二老勝負已定,因為是由楊老題字,主動權掌握在楊老手中,最後鄭公敗下陣來,同意使用“安邦基金會”這個名字。
但鄭公還是不服,原因是楊老拿著主動權不公平。
也慶幸這楊老掌握著主動權,否則也不知道這兩活寶會爭吵到什麼時候。
名字確定下來了,下面詩會卻還沒有散,既然決定辦這個基金會,便要趁熱打鐵,在揚州上流中流幾近齊聚一堂之時把這事敲定。
“諸位兄臺,諸位揚州的知名人士,我是蘇林蘇文邦。”
眾人還在討論著方才詩會上發生的一幕幕,此刻三樓卻傳來一道聲音,眾人抬頭,只見蘇林站在上面。
蘇林掃視了一番玉滿樓內部,這才繼續說道:“方才劉知州告知,陛下下詔在揚州組成一個安邦基金會。”
“安邦基金會,這是什麼?”
一些人第一次聽說這個名詞,都有些迷茫,連忙身旁之人,有些則因為蘇林和岳飛早就放出風聲,所以這時都交頭接耳,不少人聽說後,才恍然大悟。
“此番舉動,是為國為民,劉知州身為陛下欽定的知州,願拿出三千兩白銀,作為基金會首批基金!”
“鄭公則捐出五千兩,楊老捐糧食五百斤,白銀三千兩。”
“而我蘇林,作為大宋學子,自當盡力,以後每月,願捐出白銀千兩,糧食三百斤!”蘇林道,“此事需各位量力而為,更不會強迫各位!”
岳飛早有準備,立馬道:“鵬舉願捐一千五百兩白銀!”
秦檜和唐寅也紛紛表示會捐出銀子,另外又有十幾人捐了數目不等的錢糧後,一些貴婦人、千金,甚至青樓才女見四大才子和蘇林都捐了錢,都紛紛盡了微薄之力。
隨後便是揚州大部分學子,於是,在層層帶動之下,一樓那些觀賞的富商們,一個個也掏出了銀票,其中一人為了得那金牌,竟一次性捐出三百兩黃金和萬斤糧食,甚至玉滿樓的張掌櫃,也捐出不少錢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