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長山帶著木小山來了團圓的館子,就喝著茶水說,“這也就是你小團圓請我,不然就是木有喜給我帶話,我也不會來這趟。”
團圓找了木有喜,請他務必讓木長山來一趟,木長山一般不來鎮上,她根本找不到人。
“事情你跟小山,你們兩個人談吧。”木長山已經不演木偶戲了,木偶戲現在是木小山帶著人演。
木小山已經成親,今年剛生了個兒子,他面色黝黑,笑起來還是很爽朗,跟團圓印象中的小山哥哥差不多,木小山問團圓叫他來有什麼事。
“小山哥哥,我想讓你來館子裡演木偶戲,你去村裡演一場多少錢,我也給你多少錢,也許還能更多。”這就是團圓想出的辦法,李杏黃唱曲,她就讓木小山來演木偶戲,看看鎮上人選哪個。
“團圓,一個月得演幾場?”木小山成立了木偶戲班子,雖然還是不來鎮上演木偶戲,但光在各村裡演,日程也挺滿。
跟爺爺木長山不一樣,木小山的木偶戲班子不是光演三打白骨精,還增加了許多新的劇目,木偶戲就比以前更受歡迎。木小山的徒弟有十好幾個,他不跟爺爺那樣只教自家人,只要想學的人,只要他覺著那人有天分有毅力,都會教。
“四五場吧,不用天天來。”李杏黃是天天唱曲,但團圓希望木偶戲,能讓食客們天天盼著,所以她認為一個星期,木小山來演個一場就差不多。
木小山摸著下巴點頭,“團圓,那就每個月的初五,初十,這樣五的倍數日子我帶著班子來,你看怎麼樣?”
“行。”五天來一趟,跟趕集一樣有個固定的日子,團圓也覺著這樣最好。
木小山看了看館子裡,讓團圓到時候在東邊放張桌子,“其他的就不需要準備了。”
木長山這時咳了一聲,“團圓,你沒忘了你們村裡趕山會,請我的規矩吧?”
木長山跟木小山的觀念不同,木小山的觀念是錢給夠,木偶戲就能演,可在木長山看來,除了給錢,規矩也不能丟,這不是擺架子,而是演木偶戲,在他看來要有儀式感。
“爺爺,我曉得,到時花生瓜子炒栗子,我都會給你備好了,還有菸絲,我還管飯,這行了吧。”團圓笑嘻嘻地如數家珍,這些她怎麼會忘呢,木偶戲可是她小時候的神明,村裡人為請木長山擺的那一桌子東西,都刻在她腦子裡。
本來她還以為木偶戲的觀眾少了,沒想到木小山成立了木偶戲班子,已經把木偶戲發揚光大。
木長山滿意地捋著鬍子,他的鬍子很濃密,不跟李秀才的那樣稀疏,“那我明天親自來坐鎮,不過你這館子怎麼光禿禿的,一個人沒有,到時演木偶戲能有人看嗎?”
館子開張那天,木長山看團圓的館子生意挺好,這才過了多久,怎麼冷清成這樣?
這也是館子生意好了,團圓卻堅持要叫木小山來演木偶戲的原因,知道實情的人會吃團圓家常菜,但不知道的人,叫他在團圓家常菜和杏花家常菜之間選一個,他肯定會選杏花家常菜,那裡人多啊。
聽團圓把事情簡單一說,木長山把桌子拍的咚咚響,“竟然有這種事,明天我就帶著人來,幫你把食客都贏回來。”
木小山摸摸鼻子,湊近爺爺耳邊說:“爺爺,你不是說木偶戲的事都交給我嗎?”
木長山眼一瞪,眉毛朝上豎起,“這是團圓的事,她小時候一到趕山會時,就找我要木偶摸,感情不一樣。”
第二天就是十五,木長山和木小山準時帶著木偶戲班子來了館子,館子外面貼了海報,寫著大王村木偶戲班子首次來鎮上演出,海報旁,二壯和西風在賣力地吆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