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裡人很快就都知道團圓要去鎮上開館子了,都來恭喜團圓,一時間團圓家的門檻都被踏破了。
李好女倒是覺著去鎮上開館子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是團圓太高調了,她想找人說團圓的閒話,可李桂花被趕出了村,其他人根本不聽她說,憋的她跟家裡的雞嘀咕,“去鎮上開破館子有什麼了不起的,李潤書中了舉人,去了京都的書院,那才叫光宗耀祖的大事呢,開破館子算個屁!呸,我看她將來賠個底朝天,怎麼收場!”
就在去年,李潤書中了舉人,全村人有一個算一個的,都老激動了,舉人啊,村裡出的頭一個,可沒等村裡人激動完,鎮上書院的院長就來說,不知道哪位大官把李潤書舉薦到了京都的書院,還不要錢!這事當時也是大新聞,可跟團圓開館子這事比,轟動性還是差了點。
“唉,要是桂花嬸子還在村裡就好了。”李好女又想李桂花了。
……
團圓這幾天正在鎮上看鋪面,方珍華說話算話,真叫她哥給團圓找到了好幾個鋪面,有繁華地段的兩層小樓,也有在安靜地方的宅子樣的一間鋪面。
要開的是家常菜館,團圓沒選繁華地段那些貴的鋪面,選了在一條安靜街面上,很普通卻很寬敞的一間鋪面,但鋪面後頭帶個小院子,小院子裡有兩間簡陋低矮的屋子,正好可以住人。
“團圓,你選這間鋪面?”在方珍華看來,這也太簡陋了點,連她家一進大都沒有,起碼鋪面也得兩層才行啊。
“就這間了。”團圓可不是退而求其次,而是她真的對這間鋪面很滿意,跟她要開的家常菜館的風格很搭,她第一眼就喜歡上了,剛才她問了方建業租金,很公道,甚至比她預想的低了點,這真是最完美的鋪面了。
方建業這次給團圓找鋪面是不遺餘力,而且不是為了豆腐塊的曬法,是誠心誠意幫團圓的。
他有這個轉變,是因為方珍華嫁了個好人家,有團圓的功勞。
方珍華在那條街上賣炭烤豆腐,被陳家少爺陳瀟看到了,陳瀟去吃了幾次炭烤豆腐後,陳家的老太爺就來找了他爹,說他的孫子陳瀟想娶方珍華。
陳家家風是出了名的好,從陳老太爺到陳瀟的爹,都沒納妾,陳瀟更是潔身自好,甚至被人說成不近女色,卻要娶自己妹妹,這叫方建業很是為妹妹高興。
方建業很明白,方家所有閨女嫁的男人,都必須是對他爹的官路有幫助的,而他爹一直想讓某個閨女嫁進陳家,陳家是鎮上僅次於嚴家姚家之外的第三大商家,這婚事爹肯定會同意。
果然方珍華嫁給陳瀟後,小兩口過的蜜裡調油,妹妹還是跟在家時一樣快樂,方建業這個哥看到妹妹幸福,就不惦記豆腐塊的曬法了。
這個鋪面,方建業給團圓的真是低到不能再低的價格,幸而團圓滿意。
鋪面找好,接下來就是裝修了,這事也沒用團圓擔心,王居中說這事交給他,團圓就回村做另一件事。
開館子需要菜和肉,團圓跟大花嬸子說好了,肉就買她家的,菜團圓決定買村裡人的,反正要花錢,肥水不流外人田。
團圓把這事跟里正一說,里正叔就說:“團圓,這樣是好,可就是苦了你了。”
天天得回來村裡回去鎮上的,這開館子又跟擺攤不一樣,不可能那麼早關門,這樣耽誤的可是團圓的生意。
“里正叔,其實我是看了鎮上那些菜,覺著都沒咱村的好,才要買村裡人的菜,不是光為了幫大家。”團圓是真的拿村裡人種的菜跟鎮上的比較過,就是覺著桃源村的菜好。
既然團圓這麼說,里正叫團圓回去好好想想怎麼買村裡人的菜。
團圓剛想好,沒等跟里正說,村裡人就知道團圓要買他們的菜了,李好女在家裡攛掇婆婆李木蘭,“娘,你種的菜是村裡最好的,你去跟團圓說說,先買咱家菜。”
“這樣不好吧,這不是走後門嗎?”李木蘭不想去。
李好女急的直跺腳,“娘,你不走後門,別人就走了,村裡這麼多種菜的,團圓就開一個小館子,根本不可能每家的菜都買。你別不好意思去,剛才我看到土豆他娘就去團圓家了,還有李豆花也去了。娘,你趕緊去吧,不然這天上掉的餡餅就落不進咱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