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春喜說不是大日子,但喜事倒是有一樁,是關於村學的,臨近的村子有七個孩子要來桃源村的村學唸書。
“他們來唸書,來來回回多辛苦。”團圓這麼說,是因為開了山,對於外村的孩子來說,來桃源村上學也很艱難。
李秀才瞪了團圓一眼,“有書讀,誰還去計較辛苦不辛苦,忘了爺爺教你的……”
李秀才等著團圓接下去,小時候團圓最愛接他的話了。
“寒窗苦讀。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爺爺,這些夠不夠,還是你有什麼要補充的?”團圓過去坐到爺爺身邊,拉著爺爺的胳膊張口就來。
爺爺教的,團圓都牢牢記著,只是沒跟小時候那樣掛在嘴邊就是了。
李秀才緊繃著下頜要生氣,可最後被團圓一晃胳膊就笑了,點點團圓的腦門,“竟然拿爺爺尋開心,看爺爺回家怎麼收拾你!來上學的七個孩子,不用跟你想的那麼辛苦,平時他們就住在嚴家,幫嚴家幹活。”
“爺爺,你怎麼不早說,害我瞎猜。外村的孩子來上村學,這說明咱們村的村學出名了,這都多虧了你和張爺爺。”團圓可不是給爺爺和張八斗戴高帽子,事實就是這樣。
有的村的村學,是臨近幾個村子的孩子都可以上,可來上他們桃源村的村學,真是叫人想不到。
“那個村的人啊,是看咱們村出了兩個秀才,才要把孩子送來讀書。”人都是實際的,剛才那麼村的里正說了很多,可中心意思就是想叫自己村也出個秀才。
村裡有秀才,他作為里正就能挺起腰桿子來,不用比里正李賢良矮一截。
照李秀才看,村裡人都過得富足,作為里正才能真正挺起腰桿子,可惜那個村的里正不這麼想,他就覺著桃源村名聲響亮,是因為出了兩個秀才。
團圓咳了一聲,湊近爺爺耳邊悄悄說:“爺爺,潤書哥是剛中秀才,但你不能連你自己也算上啊,那張爺爺這個舉人還超過秀才了呢。”
李秀才吹鬍子瞪眼,“你啊,能不能多瞭解瞭解村裡的大事情,爺爺說的不是自己,是李潤書和嚴……明安。”
李秀才差點又說成了臭小子,好在想起這是在嚴家,改了口,不然當著嚴夫人叫嚴明安臭小子多不好。
團圓一轉凳子,又拉著嚴夫人的胳膊,“嬸子,嚴明安真的中秀才了?”
“是真的,明安沒跟你說?”嚴夫人是知道團圓跟嚴明安去了鎮上的。
“沒有。”
“也是,又不是什麼大事,沒有說的必要。團圓,你在鎮上,又跟人比廚藝了?”嚴夫人聞著,團圓身上有柴火的味道。
“嬸子,你怎麼看出來的?”團圓說了萬家酒樓那個漢子的事,說的繪聲繪色,還模仿著漢子的動作,把四個聽的人逗得哈哈大笑。
第二天,李豆花早早來團圓家,跟團圓說李杏黃昨個回村了。
“就她一個人?”團圓皺眉問道。春妮是跟她一起離開村的,兩個人又那麼好,按說應該兩個人一起回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