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張奶奶,這麼一大鍋油,只能是炸東西,而擺在旁邊的這些東西,需要這麼一大鍋油來炸的只能是米了。”團圓眨巴眨巴大眼睛,皺著小眉頭就搖頭晃腦地分析。雖然她搞不懂米怎麼炸,可她會排除啊。
也許成年人一看就知道是炸米,可團圓才六歲,就能想到這個,著實讓張媽吃驚。張媽記得自己那時是十歲多點,第一次學做這個,師傅問她覺著該炸哪樣,她就答不上來,還反過來問師傅這是要炸東西嗎?氣得師傅罵她朽木不可雕也。
鍋裡的油溫差不多了,張媽把大米倒了一些進去,大米一進熱油就刺啦刺啦響,變膨脹浮起來,張媽又往裡倒大米,“團圓啊,這大米得多次少量的加進去,這樣大米才能都變成米花。”
“張奶奶,這個炸出來叫米花?”米花,團圓覺著這個叫法真形象。
“對啊,團圓你看著這浮上來的米花像不像一朵朵小白花?”
“張奶奶,像,太像了,真的那該怎麼知道可以把大米倒進去炸了?”團圓一個問題跟著一個問題,可好奇了。
“這個你得注意油溫,炸米花得五成熱的油溫。奶奶教你一個簡單的辦法,你呢就插進一根筷子,要是能看到密集的泡,就可以下大米了。你可以自己試著做做。”
米花飄起來,張媽還是往裡加少量的米,等米花有點黃,她撈起來放在一個平的盤子裡,然後繼續炸米花,團圓看著,突然有個想法,“張奶奶,是不是也可以用我們這裡的米,就是小米做米花?”
“應該可以的,團圓你還真聰明。”張媽這人怎麼說呢,有點死板,師傅怎麼教的,她就怎麼做,師傅是用大米,她就一直是用大米做的。
團圓哪裡是聰明,這是被逼著想出來的法子,她家沒有大米啊,“張奶奶……”
團圓剛要再說,被首兒拉到了一邊,“別學了,太危險了。”
首兒看著那大米倒進油裡就冒泡,像是要溢位來一樣,他想想換成團圓來做,就不放心。要是知道米花糖是這樣做出來的,他才不叫團圓來學呢。
“哪有危險?”團圓甩開首兒的手,又要過去看。
“油要是濺到你手上不危險?”首兒攔著團圓,說什麼就是不叫團圓學了。
團圓個小機靈鬼,一矮身,從首兒胳膊下鑽過去,又繼續看張媽炸米花,眼睛咕嚕嚕跟著張媽的動作轉,回身朝首兒吐舌頭,“濺不出來,我家的鍋又大又深,怎麼會濺出來。”
“小少爺,團圓說的對,你不用擔心,她家的鍋不一樣。”張媽幫著團圓說。村裡人都是用土灶,鍋很大,不是她用的這樣的小灶。
“團圓,你家鍋是幾印的?”
“十印的,有這個兩個大。”團圓回答。
首兒還是覺著不安全,“那也危險,你還是學別的吧。”
“哎呀,你怎麼比我爺爺還愛擔心,我爺爺都叫我做飯呢。照你這樣說,我做什麼都危險,我就天天坐著吃閒飯?你要是覺著危險,你出去吧。”團圓叫張媽等她一會,她推著首兒往外走。
首兒:“……”
他是擔心團圓,團圓怎麼往外推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