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丸子擠好,接下來的一步就是下鍋炸了。竹篦子上擺著一個一個圓滾滾白生生的豆腐丸子,李大花小心端起來進屋。
炸豆腐丸子講究個火候。團圓燒火,李大花看著油熱了,插入筷子冒泡,就下入豆腐丸子,鍋裡噼裡啪啦響,丸子剛入鍋是沉底的,不一會就飄起來,顏色也慢慢變得金黃。
團圓捂著耳朵站在一邊,看著鍋裡的豆腐丸子就像她的石榴那樣成熟,不同的是她的石榴得好幾個月才能咧開嘴對她笑,而豆腐丸子眼看著就要出鍋了。
“嬸子,這豆腐丸子炸出來跟金黃的米一樣,要是米也有這麼大,一顆就能壓彎了杆。”說完,團圓自己都憋不住的笑。
要是米這麼大一顆,一個穀穗里長那麼多粒米,那它就不能是一根杆,得長得跟花椒樹一樣,才能承受住那麼多米。
李大花一愣,然後哈哈笑,“團圓啊,你可真能想好事,要是米這麼大,那咱們的米除了交公糧,還得賣到糧店去。”
團圓也跟著哈哈笑。
丸子整個變成金黃的,李大花撈出來放進盆裡。團圓個小精靈鬼,笑嘻嘻說,“嬸子,你灑上椒鹽,豆腐丸子肯定更好吃。”
李大花一想對啊,找出椒鹽,叫團圓均勻灑在豆腐丸子上,她把豆腐丸子顛了顛,再讓團圓給本來在底下,沒沾上椒鹽的豆腐丸子灑上椒鹽,椒鹽味的豆腐丸子就做好了。
“團圓,你要不要試試炸豆腐丸子?不行,你得捂著耳朵呢。”李大花搖搖頭,她知道團圓害怕噼裡啪啦的響聲。
團圓從兜裡掏出兩個棉花團,“嬸子,我堵上耳朵就行了。”
“呦,你這是早有準備了,那行,你試試吧,不過要小心,別讓油濺到手上。”李大花這人不懂什麼大道理,但她覺著養孩子不能一味寵著慣著,事事都為孩子規劃好,有些跤是該叫孩子自己跌的,孩子想嘗試的事,只要不是壞事,就該叫孩子嘗試。
她是真的有把團圓當自己閨女看的。
李大花叫團圓往鍋裡放豆腐丸子的時候貼著鍋邊放,這樣油不會濺到手上,放幾個就攪一下,不要叫它們黏在一起。
“嬸子,我記住了,那你給我燒火吧。”團圓都牢牢記得了。
李大花燒火,團圓在油鍋裡插入一根筷子,看冒泡了,就小心地沿著鍋邊下入豆腐丸子。
丸子一個個下鍋,團圓越做越順暢,不時攪動幾下,防止豆腐丸子黏在一起,等鍋裡冒出的泡少了,團圓把耳朵裡的棉花拿下來,“嬸子,豆腐丸子為什麼剛入鍋噼裡啪啦響,是因為裡頭的水嗎?”
團圓觀察到要是鍋不燒乾就放油,鍋裡就會噼裡啪啦響,油會濺起老高。
“這個嬸子不知道。”李大花是不懂這個。看團圓做的有模有樣,她坐在一邊,偶爾添點柴。
等豆腐丸子變的金黃,團圓問李大花是不是可以出鍋了,李大花說行了,叫團圓用笊籬把豆腐丸子撈出來。
團圓是第一次用笊籬,笊籬跟鍋鏟差不多重,她兩隻手握著進油鍋裡一撈,就是一笊籬的豆腐丸子。
“先別忙著往盆裡放,把笊籬放在鍋上,叫油往下滴滴,你也可以顛一下。”李大花教團圓。
團圓小心地一顛,結果一顆丸子掉回了鍋裡,身後響起一聲嘲笑,“連個丸子都撈不起來,團圓你可真是笨啊。”
是秤砣,指著團圓,毫不客氣地嘲笑,誰叫團圓先關心石榴樹,不關心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