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稚子一聽,覺得你現在趕過去,確實太慢了。
今天街面上負責的人很多,肯定有距離近的,第一時間就去支援了,用不著他們。
但是程松這裡呢?
在聽到槍聲之後,反而是帶著人過去了。
程松想要支援,這是他的第一反應。
第一反應沒有錯,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是如此,程松的決定魏定波也不能阻攔,他只能負責自己這裡的人。
江天曉跑過來,說程松都去了,他們不帶人去的話,會不會丟失立功的機會。
魏定波直接告訴他:“我們守好自己的位置就行。”
為什麼在散會之後才動手?
魏定波心裡也在分析。
最後他認為,組織和軍統的人,有些難以突破防守,進入會場。
那麼你就不可能在敵人開會的時候,來下手。
所以組織和軍統商議的是,在外面埋伏起來,不進入敵人防守嚴密的地帶。
這樣可以有效的避免,和敵人接觸。
那麼為什麼不在日軍高層來的路上,動手呢?
這樣敵人豈不是連演講,都不能進行下去?
那是因為你不知道日軍高層,會走哪一條路來會場,你沒有辦法提前埋伏。
你只能等到他們去了,你看到他們到了,你才能知道他們走的是那一條路。
因此組織和軍統在確定了路線之後,才埋伏起來。
就是要等到日軍高層,開完會出來,發現沒有任何問題,已經開始放鬆警惕的時候,他們才出手。
這已經不是阻止敵人開會了,這就是要刺殺,要讓日本人和社會各界都知道,抗日組織的人,沒有放棄抵抗。
雖然不能破壞演講,可能效果達不到最好,但是這件事情,記者同樣可以知曉,抗日組織的態度,要告訴大家。
其次就是說,為了作戰計劃做準備。
所有人都明白,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之後的目的。
魏定波聽到槍聲大作,他心裡很擔心,同時看到很多人去支援,他更加的擔心。
不知道戰況如何,也不知道能不能殺掉日軍高官,以及損失要多少。
7017k